【訃聞】斷開魂結 | 哲學新媒體
訃聞

斷開魂結

英國哲學家帕菲特 (Derek Parfit) 辭世
英國哲學家帕菲特於上週日 (2017 年 1 月 1 日) 辭世,享年74歲。帕菲特在中國四川出生,一歲時隨父母返回英國牛津定居。成年階段在牛津大學攻讀歷史,後來在美國求學時轉攻哲學。畢業後回到牛津大學,成為萬靈學院的研究員。他曾是紐約大學的哲學客座教授,並在哈佛大學與羅格斯大學都有教席。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I became a philosopher so that I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think about what matters... 1

我成為哲學家,為得是可以用更多時間去思考甚麼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 德里克.帕菲特 (Derek Parfit)

英國哲學家帕菲特於上週日 (2017 年 1 月 1 日) 辭世,享年74歲。

帕菲特在中國四川出生,一歲時隨父母返回英國牛津定居。成年階段在牛津大學攻讀歷史,後來在美國求學時轉攻哲學。畢業後回到牛津大學,成為萬靈學院的研究員 (fellow)。他曾是紐約大學的哲學客座教授,也曾在哈佛大學與羅格斯大學任教。

2014 年,帕菲特獲得 Rolf Schock 獎,表彰他在人格同一性概念、關懷世代正義以及道德理論上的貢獻。

Reasons and Persons (1984)
1984 年出版的《理由與人格》(Reasons and Persons) 是帕菲特的第一本著作,亦是他的成名作。其中他充份展示了分析哲學在論證上的嚴密性,從而讓人信服其結論——即使此結論與直覺相悖。《理由與人格》一書在倫理學和形上學都極具影響力(Alen Ryan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形容這書為「這幾乎是天才之作」)。《理由與人格》全書分為四部份,每一部份都是奠基在前一部份的結論上。

在書中的第三部份,他探討人格同一問題 (The problem of personal identity)。帕菲特堅持所謂的「我」 (self) 並不是由一些超越於心靈和物理事實的「進階事實」(further facts) 如靈魂所構成。他認為「我」是由心理事實所構成:即在 t1 的 A 和在 t2 的 B 是同一個人,當且僅當 B 和 A 是心理上連接的,如透過記憶、慾望、信念等等。他在身份同一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當他考慮涉及分裂 (fission) 的情況時,他認為我們一般認為、受邏輯同一律規範的人格同一性關係是不重要的。這是因為人格同一性的關係的重要性是來自心理連接的關係 (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 ,保障邏輯同一性關係只是作為保障心理連接關係的其中一個方法(means),我們需要搞清後者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在遇上涉及分裂的情況,如左右腦分別置入不同的身體、星際奇航記 (Star Trek) 裏的傳送裝置等等,只要心靈連接的關係得以保存,即使分裂後的產物不是你—換句話說分裂後,一舨意義下的「你」已經不存在了—也無所謂,因為真正重要的關係並不是全有或全無 (all-or-nothing) 的邏輯同一關係,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心靈連接關係。我們應接受理性上,分裂後的帕菲特存活者(Parfitian survivor)和一舨意義下、受邏輯同一性約束的存活並無異。

《理由與人格》當中對身份同一的分析亦對自我的存續帶來了新的見解,並且減低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他說:

Instead of saying, 'I shall be dead,' I should say, 'There will be no future experiences that will be related, in certain ways, to these present experiences (...) Because it reminds me what this fact involves, this redescription makes this fact less depressing.

與其說「我將會死亡」,我應該要說「未來不會再有經驗—以某種方式—與現在的這些經驗有關聯了」 (...)因為這樣的講法提醒了我事實為何,這樣(對死亡的)重新描述就讓這個事實變得不那麼令人沮喪。

帕菲特歷時 15 年修訂才出版的 On What Matters 一書。他在本書中提出了熔鑄結果論、義務論與契約論三種道德立場的三重理論 (Triple Theory)。
帕菲特以哲學指導其人生,或者應該說,其人生就是其哲學的實踐。

除了學術成就,帕菲特待人的態度亦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的去世消息傳出後,不少他的學生和同事都紛紛在 Daily Nous 網站道出她們對帕菲特的印像,節錄如下

Justin W. · January 2, 2017 at 4:05 pm

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個對帕菲特的死訊感到如此難過的人。我只在幾年前修過他的一門研討課,他作為一個老師的睿智、哲學創意和慷概令我印象深刻。他在我的期末論文的評語中以「我不同意你的文章」這句開頭——然後他闡述這個評價,整個評語最後和我原本的論文一樣長。

Matt Weiner · January 2, 2017 at 11:16 pm

我也有類似的經驗。我上過他其中一個課,他也非常大方地給了與我文章一樣長的評語——然而寫那篇文章時我只是大學二年級。

Gratitude · January 2, 2017 at 7:39 pm

帕菲特是一個極為慷概的人。如果你翻開近 30 年來有關倫理學的書的序言,一半都會對帕菲特致意,寫道「感謝你給我和原來手稿一樣長的評語」。

最後,筆者引《理由與人格》其中一頁來作結,這或能為他的離去而產生的離過之情帶來些許安慰。
帕菲特過世消息傳出後,社群媒體上流傳著《理由與人格》第 281 頁的內容來紀念他。

13

What Does Matter

何事重要

95. 從自我之中解放

真理非常不同於我們想要相信的事情。即便我們沒有意識到這點,但大多數人都是非化約論者 (Non-Reductionists)。若我們設想一下我所想像的那些情境,我們會很想要去相信說,我們會持續存在下去、有別於身體與心理上的持續性,而那一定是個全有或全無的進階事實。這並不是真的。

這個真相會讓你感到沮喪嗎?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不過我發覺它其實讓人自由,而且令人感到安慰。當我相信說我的存在是一個進階事實時,我彷彿被困在我自己裡頭。我的人生看來就像是個玻璃通道,我每年在通道裡往前前進一些,而通道的盡頭是一片黑暗。但當我改變看法時,玻璃通道的牆壁消失了。我現在活在一個開放環境中。我的人生和其他人的人仍舊有著差異。不過這差異變少了。我比較不在意我自己的餘生,而更關心其他人的生活。

當我相信非化約論式的看法時,我也更在意我那無可避免的死亡。在我死後,不會再有活著的人會是我。我現在可以重新描述這個事實。我死了之後還會有許多經驗的存在,不過這些經驗再也不會連結到我現在的經驗上,就像經驗-記憶或者(行動)實現先前意圖會有的那種直接連結一樣。某些這樣的未來經驗或許會以比較不那麼直接的方式,連結到我現在有的經驗上。以後會有些關於我的人生的記憶存在。以後會有些想法會被我的想法所影響,或者我留下的忠告會讓一些事情發生。我的死亡的確會打破我目前經驗與未來經驗的直接關係,不過它並不會打破許多其他關係。這些事實和「我死後不會再有活著的人會是我」的事實一樣存在。現在,我明瞭了這件事,我的死亡看來就沒那麼糟糕了。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