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曾, 暐傑
    出版社: 萬卷樓
    出版年份: 2019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荀子性惡論是有意與性善論針鋒相對,企圖在批判中回歸孔門正道的論述。但學者多以孔孟一體的思維批判荀學之歧出,儒學史上「作為他者的孟子」往往被忽略。本書即企圖回到孟子尚未成聖成經的脈絡去思考荀孟關係,探問為何荀子必要攻訐性善而主張性惡?關鍵在於荀子不滿孟子以「道德人」作為存有原初狀態的指涉,將儒學的社會性倫理轉向了超越性道德;是以企圖回歸存有原初的「經濟人」面向。性惡論的誕生,可以說是作為「經濟人」的存有對「道德人」之反擊;必須理解到:「性惡論」不僅是人性的表述,而是一種認知自我與世界的態度。其中涵攝了「經濟人」的本體、修養、政治、經濟與社會等面向之完整儒學系統。一旦否認「性惡論」的意義,早期儒學的根基將全然崩解並遭受曲解——忽視了「孔荀」一系在儒學史脈絡中的重要性意義。

    作者簡介

    曾暐傑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二○一八年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愛因斯坦培植計畫)獎助學者,獲授予年輕學者榮譽名銜(MOST Young Scholar Fellowship)。撰有《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孟子之後──荀子「倫理經濟學」的建構及其儒學回歸》等專著與學術論文七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為荀子思想、儒家哲學、儒家心理學、儒家經濟學、先秦兩漢諸子、漢語哲學場域之人格結構與心理等。

目錄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一 車行健 1
總序二 劉芝慶、邱偉雲 5
推薦序一 東方朔 1
推薦序二 劉又銘 5
自序 9

第一章 緒論──從「道德形上學」出走的「經濟人」 1
第一節 回歸的起點:在文獻回顧中看見荀子定位的問題 1
一 看見.偏見:荀子思想與定位的問題關鍵 1
二 當代.回眸:荀子思想與定位的文獻回首 3
第二節 回歸何所求?在探問儒學真義中想望荀學的重建 17
一 何謂正統儒學? 19
二 何為孔子思想? 24
三 何以切割法家? 31
第三節 回歸的方針:在基進與跨越中重新建構荀學系統 39
一 意識:衝出形上學的帷幕 39
二 方法:基進的跨學科進路 59
三 視野:從當代淬鍊出古典 72
第四節 回歸的藍圖:在倫理經濟學中開展荀學的新脈絡 78

第二章 倫理的經濟學──「經濟人」的儒學視域與荀學典範的開展 83
引言──即方法即內涵的跨學科脈絡 83
一 何以「倫理經濟學」? 83
二 何謂「倫理經濟學」? 85
第一節 典範的轉移:倫理經濟學的根源與基礎 93
一 從理想到現實──荀子人性論的重構及其現實可行性的提升 96
二 從四端到禮義──荀子道德體系的建構及其規範明確性的確立 101
三 從自覺到師法──荀子修養進路的轉向及其為善必然性的追求 113
第二節 典範的確立:倫理經濟學的內涵與意義 127
一 探討道德的起源──「禮義」的形下系譜及「稀少性」概念的開展 128
二 開展真實的欲望──「性惡」的利己論述及「經濟人」概念的建構 133
三 追求秩序的必然──「師法」的功利誘因及「效用」概念的實踐 138
第三節 典範的必要:倫理經濟學的可能與展望 144
一 他山之石──儒學傳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省思及其現代化的契機 147
二 手足競合──儒學傳統中孟荀思想核心的差異性及其現代化的可能 149
三 拋磚引玉──儒學小傳統作為儒學現代性的橋樑及其現代化的關鍵 155
小結 171
一 在道德與經濟之間 171
二 在經濟與倫理之間 173
三 在形上與實證之間 174

第三章 性惡的經濟學──「經濟人」的性惡意識與荀學系統的根柢 177
引言──思孟何以必須作為他者? 177
第一節 何謂性惡?荀子性惡論意義的批判與釐清 184
一 性惡即本惡──從「生之謂性」探尋荀子「性惡」之本意 187
二 「有惡」到「是惡」──從「必歸於暴」理解「順性」為惡是必然 192
三 「禮法」與「定向」──從「正理平治」作為評價「人性」之判準 200
第二節 何以性惡?荀子性惡論的建構背景與思維 210
一 回應作為他者的孟子:荀子性惡論的建置基礎 211
二 戰爭狀態之中的欲望:荀子性惡論的現實意義 220
三 回歸秩序或建構秩序?荀子性惡論的理論背景 223
第三節 如何性惡?荀學性惡作為社會建構的表述 226
一 從「道德主體」到「生物個體」:荀子在欲望中開展的人性觀 226
二 從「個人主體」到「社會群體」:荀子在群體中建立的性惡論 232
第四節 實踐性惡:荀學性惡論作為政治實踐的必要 236
一 性惡的現實:從「虛無」轉向「實在」的政治觀察 237
二 性惡的經濟:從「逆性」轉為「順性」的政治方針 241
三 性惡的政治:從「惡性」開展「禮義」的政治理論 249
四 性惡的聖人:從「欲望」驅動「道德」的政治秩序 256
小結 268

第四章 政治的經濟學──「經濟人」的政治論述與荀學治亂的途徑 271
引言──從人性需求談起的政治學 271
第一節 在封建之後:荀子政治理論的背景 278
一 開展新秩序的企求:以私田制度下經濟人為基礎的荀子政治論 279
二 回歸舊封建的想望:以宗法制度下道德人為需求的孟子政治論 281
三 轉向新政治的需求:以道德系譜消解神聖性的荀子政治新趨向 283
第二節 在孟子之後:荀子政治理論的轉向 286
一 反思:孟子「政治道德學」的問題與批判 287
二 解蔽:荀子「政治經濟學」的回應與開展 293
第三節 在欲望之後:荀子政治理論的特色 300
一 王何必曰利?從孟學轉向「政治經濟學」的嘗試與建構 301
二 何以利吾國?論荀學建構「政治經濟學」的內涵與特質 309
小結 323
一 從道德轉向經濟──回應時代才能開創未來 323
二 從經濟開展政治──跳脫形上才建構秩序 324
三 從利己開出秩序──面對現實才能看見理想 325

第五章 音樂的經濟學──「經濟人」的禮樂結構與荀學化性的工夫 327
引言──為何是音樂? 327
第一節 「性」、「偽」對應的性惡論架構:「樂」的雙重性意義開展 329
一 「人情必不免」:性惡論架構下的樂論 330
二 「自然的樂音」:性惡之性的欲望展現 332
三 「禮義的樂音」:化性起偽的能量建制 336
第二節 「化性起偽」的修養論進路:「樂」作為修身的可能性 338
一 「樂」何以修身?氣化身體觀的能量接收與轉化 339
二 「樂」以何修身?樂音能量的道德性及其感染力 341
三 何以「樂」修身?樂音的氣感傳遞之效率與效果 343
第三節 「禮樂」作為治亂的有效性:「樂」對身體家國的制約 346
一 個人道德的轉化:以「樂」治「樂」的化性歷程 347
二 群體倫常的建置:以「樂」的制約建構社會秩序 349
三 家國政治的掌控:以「樂」作為統治權力的利器 352
小結 355
一 兩種良知,各自典範:荀學月性良知中樂的獨特性 356
二 參個層次,壹個體系:法禮樂鼎足的荀學系統 357

第六章 結論──在「經濟人」視域中重構儒學圖式 361
一 在「倫理經濟學」中重探儒學體系 361
二 藉「倫理經濟學」再定位儒學系譜 363
三 以「倫理經濟學」展望儒學源流與發展:從孔子到董仲舒 381
參考文獻 385
後記 411
索引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