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82544, title = {惡意如何帶來正義?}, year = {2022}, month = {09/2022}, publisher = {臉譜}, organization = {臉譜}, abstract = {

如果行使惡意是為了追求更公平的局面,何為善,又何為惡?
損人不利己的惡意行為,可能是追求公平正義路上的必要之惡?

《紐約時報》、《獨立報》好評盛讚
英國知名獲獎科學作家大衛{\textbullet}羅布森、《壞習慣的正面力量》作者理查.史提芬斯熱情推薦

你或許會認為,人會始終追隨利益,不論是自己或他人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也宣稱,「人的理性會勝過一切」,然而,你卻能很輕易想起自己其實也做過某些惡意行為。但如果既損人又不利己,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去做?行為的動機是什麼?目的為何?

這本書將從心理學、腦科學甚至基因的角度,分析人在心理學實驗所設計的賽局情境中會如何行事,藉此了解惡意其實是一把握在你我手中的雙面刃,可以是為了支配他人,也可以是為了反對他人的支配。本書將以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等例子,帶你看政治中的惡意,人民是否從中為自己爭了一口氣;從宗教的形成,思考宗教是否其實是人們執行惡意的手段;最後,也將討論惡意的正反影響力,以及惡意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極端的利己方式?

在人的行為中,除了利己、利他和雙贏之外,惡意始終是被忽略的第四種行為,本書將以此出發,探討人類行為的複雜性,以及善惡間的模糊邊界,帶你重新思考惡意行為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要追求的不是當一個完全沒有惡意的善人,而是學著如何善用惡意,實現更理想的社會。

本書還會帶你了解:
►為什麼有些人嘴上說不會做邪惡之事,實際上卻做了?人如何決定是否要行使惡意?
►如果知道不公平的結果是來自電腦隨機的決定,想要報復的心理就會消失。人腦究竟如何解讀仇恨?
►即使知道脫歐之後可能傷害英國經濟,還是有超過一半的英國公民選擇脫歐,這和惡意有關聯嗎?
►利他的行為如果是為了傷害外部團體而讓自身所處的團體受益,這是不是惡意的另一種展現,且使得利他主義變得具有潛在殺傷力?
►當競爭變強,惡意行為會增加,其中的生理機制是什麼?大腦中的血清素、睪固酮濃度如何支配我們的惡意?
►被統治者有時會團結起來,共同反抗殘暴的上位者,這在猿猴族群中竟也能發現!動物也有惡意嗎?

作者簡介

賽門・麥卡錫-瓊斯Simon McCarthy-Jones
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臨床心理及精神醫學副教授。發表過諸多心理學研究論文,也經常為報章媒體撰文,文章散見於《新政治家》、《新科學人》、《赫芬頓郵報》、《每日郵報》、《獨立報》、《愛爾蘭時報》等刊物。現居愛爾蘭都柏林。

譯者簡介

鄭煥昇
為人情尋找文字歸宿,也求讓文字標籤散發人性況味的譯者。近期譯作有《失控的轟炸》、《第一響禮砲》、《世界是什麼顏色》。
賜教信箱:huansheng.cheng@gmail.com。

}, isbn = {9786263151741}, author = {Simon McCarthy-Jo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