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吃書!閱讀朱立安.巴吉尼《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吃書!閱讀朱立安.巴吉尼《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哲學起源於驚疑!」我想,每個哲學人都曉得這句亞里斯多德格言。但是哲學的驚疑,並非只有在人生的意義,或者宇宙的奧秘上。哲學的驚疑,或者哲學「人」的驚疑,更多植基於日常的小確幸;例如,...

您在這裡

難度:
1

「哲學起源於驚疑!」我想,每個哲學人都曉得這句亞里斯多德格言。但是哲學的驚疑,並非只有在人生的意義,或者宇宙的奧秘上。哲學的驚疑,或者哲學「人」的驚疑,更多植基於日常的小確幸;例如,你我日常的飲食,哲學就潛藏於其中。

或許你會質疑這種哲學與飲食相關的論調,是否又是另一個哲學家的詭辯以及鬼扯,畢竟哲學是如此嚴謹且嚴肅,而飲食卻又是如此輕鬆愉悅,將哲學和飲食放在一起,如果不是鬼扯之嫌,那恐怕會讓人食不下嚥。

如果你是這種論斷的人,那麼當你讀過朱立安.巴吉尼的這本《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一定會改變想法,因為這不只是一本關於飲食的「啟蒙宣言」,更是一場飲食的「啟蒙運動」!

全書緊扣著我們日常的飲食流程而寫。我們的飲食流程大約可分為三部份:採買食材、烹調、吃。

採買食材

首先關於採買食材,這涉及到我們的食材來源及如何選購食材的問題。關於選購食材,通常會依照「在地」、「當季」和「有機」這三大標準來選購,畢竟這是買到讓人安心又新鮮的食材之方法。但作者卻對這三大標準提出質疑與批判,甚至指出,這個「黃金三律」造成的困難。換言之,選購食材的黃金三律,究竟是否真能幫助我們買到安心又新鮮的食材,亦或這只是我們的迷思?

而關於食材來源,當下熱門的討論是「動物福利」與「公平貿易」的問題。

針對「動物福利」,作者由素食主義的角度出發,深刻檢討素食主義的許多主張其實並非合理,甚至存在著許多盲點;針對「公平貿易」,作者則是談論到勞資雙方的問題,以及市場上最常看見的剝削問題。或許你可能會認為單純的吃東西,哪來那麼多麻煩?

但作者提醒我們,如果最末端的消費者不注重這些問題,那麼我們其實已經形成共犯結構。我們透過消費,支持不良農場繼續以虐待的手段對待牲畜;透過消費,我們支持某些不肖業者剝削第一線的農民或勞工,當然這還包括童工。

烹調

在談完採買食材後,作者在第二部份談論烹調。對於烹調,作者分別討論了我們的實踐智慧(意即人們對食譜的過度依賴)、傳統概念(我們是要原汁原味地保存傳統,還是由傳統中創新,以延續傳統的生命)、科技的實踐智慧(科學真的會破壞飲食的美好嗎?還是一切堅持「天然的尚好」?)、飲食習慣的問題(每日的飲食應該要一成不變,還是要日新月異?)、懷疑論的問題(我們在飲食上應該完全相信營養師這類的專家,還是該有適當的懷疑?)。

就此,我推薦諸位讀者好好品味「飲食的懷疑論」,因為這會帶給你相當大的反省。在台灣,營養師決定了我們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每一次只要營養師說某種飲食習慣或某種食物有益於健康,大眾就會一窩蜂地改變自身原有的飲食習慣。但問題就在於,營養師講的真的就是真理,真的就是金科玉律嗎?

作者提醒我們應當發揮「勇於求知」的精神,畢竟營養學也是科學。只要是科學,就會有錯誤的可能。因此,我們不該將營養師所說的飲食建議奉為無誤的真理,而是以健康的懷疑態度,將營養師或專家的話視為參考,誠如作者所說:

這樣的懷疑態度捕捉到了懷疑論的精隨:凡是人都會犯錯,即使是最可靠的知識也有可能是錯的。這也是把「勇於求知」這句話銘記在心之後,必然會有的結果。如果你勇於求知,很快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那麼少。你也會發現,往往沒有完美無缺的邏輯、科學或實驗方法,可以用來確認事物的真偽。1

我們的飲食最後流程-吃,作者則分為 Not Eating 和 Eating 來談。不過,總體而言,我們可以由幾個層面來看待這個最後流程。

依照作者朱立安的談論,可以略分為「個人品格」、「飲食藝術」以及「生活享樂」這三個層面。

個人品格

先就個人品格來看,Not Eating 和 Eating 皆涉及於此,作者以自助早餐剩下的食物為例,如果依效益主義的想法,我們應該帶走這些剩菜,畢竟這是將食物做最大的利用;但是外帶剩菜這個行為的背後,也有可能隱藏著「貪小便宜」這個動機。

朱立安由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出發,提出一個看法:

我在意的是,從早餐吧偷走食物就是在助長一些討人厭的性格,例如貪小便宜、不老實、占人便宜、過分在意蠅頭小利。自私雷達常保警覺,隨時準備占人便宜,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這麼做或許不會傷害到人,卻會傷害自己,讓人為了貪圖小利而降低了自己的格調。2

當然並非所有拿走剩菜的人,都是貪小便宜之徒;作者提醒我們,倫理學上的大原則,往往會經由小事呈現。因此,我們不該看到有人拿走剩菜,就認為他貪小便宜,而是要審視其行為背後的動機。

飲食藝術

從飲食藝術來看,作者朱立安直接指出「飲食即藝術」。因為飲食不單只有餐盤上的東西,還牽涉到故事、文化、食材、產地和呈現方式……等等。所以,若你認為飲食非藝術,那是因為你尚未明白,飲食的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差異。

精緻料理是內在性的美學,不是超越性的美學。3

作者的這句話,直指了飲食藝術與一般藝術的差異;一個關乎內在,一個關乎超越。飲食的藝術提醒我們,人類乃是靈肉一體的存有者。

生活享樂

從生活享樂這個層面來看,飲食所帶給我們的快樂,既直接又簡單。但對快樂這件事,或者我們該說享樂,一直都是哲學的討論話題。

古希臘伊比鳩魯派的哲學家,認為享樂是善的,但對柏拉圖一派的哲學家而言,享樂則是惡的。但是不論以往的哲學家如何討論「享樂」,作者告訴我們這些哲學討論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哲學家是以靈肉二元論的思維來進行討論。

作者跳脫靈肉二元論的思維,從其靈肉一元的想法出發,點出我們可以有關於享樂的經驗,但不該陷入難以滿足的慾望迴圈。簡言之,我們不該陷入禁慾與縱慾這兩個極端。

結語

以上是全書內文的大致內容簡介。我非常推薦這本書,而且這肯定是你所讀過一本非常好的哲普書。

作者朱立安不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許多哲學家的思想和概念,且更進一步由這些先哲的思想出發,重新檢是飲食這件基本又重要的事。

管仲曾說:「衣食足,則知榮辱」4,子貢問政於孔子,孔子答以「足兵、足食、足信」5。這些說法無不突出飲食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如俗話所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古今往來,不論中西的哲學家,能夠如朱立安.巴吉尼般討論飲食背後的哲學問題者,少有之。

這本討論吃的哲學,全書讀來有哲學的嚴謹,卻不枯燥,更會在許多地方貫徹著「勇於求知」的啟蒙精神。普遍來看,我們現在已過著「衣食足」的生活,那麼,現在當要「知榮辱」了。所以這本關乎吃的倫理學,是現代飲食男女的最佳倫理啟蒙書!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