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哲學、桌遊,以及人生中的選擇題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哲學、桌遊,以及人生中的選擇題

我們從小就一直在讀書、考試,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考卷上的每一個題目的正確解答為何,整個學習環境都在督促我們要「快速地給出正確答案」,這種教育方式也養成了我們凡是面對大小問題都想要快速找出「正解」的習慣。...

您在這裡

難度:
1

我們從小就一直在讀書、考試,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考卷上的每一個題目的正確解答為何,整個學習環境都在督促我們要「快速地給出正確答案」,這種教育方式也養成了我們凡是面對大小問題都想要快速找出「正解」的習慣。這種習慣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或許很有用,但是,在面對生活上的選擇題的時候,似乎發揮不了作用,因為生活上的選擇題似乎往往找不到「正確答案」。

你的早餐想要吃什麼?蛋餅、漢堡還是涼麵?

我們在生活上也會遇到許多的選擇題,但是在多數的情況下是沒有客觀的正確解答的。沒有正確解答的選擇題,許多人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做出選擇,或是即使做出了選擇,卻無法給出「合理說明」。這裡的意思是說,我可能會說「我不知道該選什麼當早餐」或是「我想吃涼麵。為什麼想吃?就只是想吃阿,哪還有為什麼?」

「做不出吃早餐的選擇」、「無法給出選擇早餐的好理由」或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但若是在「你未來想要做什麼?老師、工程師、醫生?」這樣的選擇題上也抱持相同的態度,大概就是很大的問題了。也就是說,當一個年輕人回答說「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或是「我想當醫生。為什麼?因為可以賺錢啊!還要其他理由嗎?」我們通常都會覺得這年輕人需要再多多思考一下會比較好。

聽長輩的話去做就對了?

為什麼我們會有「選擇困難」或「無法選擇」的情況出現?或許是因為從小到大,長輩都會告訴你:「你應該要好好念書。」、「你應該要聽爸媽的話。」、「你應該要去補習班上課。」……等等,「你應該如何如何」的話語充斥在我們的周遭,而我們也只需要(也只能)照著長輩的話做,你很少有機會能夠為自己做出選擇。

因此,我們很少思考「為什麼我應該這麼做?」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很少反思「做一件事的理由」。我們常常聽從別人幫我們做出的選擇,甚至養成了人云亦云的習慣。當要我們自己去做出選擇時,或是為自己的選擇提供一個「好理由」以說明那是一個正確或恰當的答案時,我們會因為經驗不足而慌了手腳。

透過遊戲,為選擇找到好理由

聽從長輩的建議行事不一定是壞事。理論上,聽從長輩的建議通常是好的,因為這些問題通常都是長輩經驗過的事情,所以通常都能給出一個較適合的行為建議。但是,我們還是需要知道做出選擇的好理由是什麼,原因至少有三點:

  1. 當我們知道了選擇的理由,我們就能夠學習什麼樣的理由才是好的,之後才會用好理由為自己做出選擇。
  2. 有時候長輩的建議不見得是有好理由支持的。若沒有好理由支持,當外在的制約消失的時候,我們似乎就沒有如此行為的必要。
  3. 有好理由支持的行為更有努力去做的價值,我們才能做的更踏實。
哲學新媒體開發桌遊 Concept & Conception,用桌上遊戲體驗初步的概念解析。 圖為 2016/5/17 在台北大同高中的桌遊活動照。

選擇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好理由」,我們要學會在眾多的理由中辨別理由的好壞,除了他人的教導之外,也需要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是什麼樣的經驗?是「自己做出選擇」的經驗。這樣的經驗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會體驗到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玩遊戲」來累積選擇經驗。

小老虎會玩互追遊戲、貓咪會追著毛線玩,這遊戲除了好玩之外,還可以練習抓捕獵物的技巧。人類也發明了許多遊戲,除了有趣之外,也有學習某些能力的目的。踢足球、打籃球、下象棋、下圍棋......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遊戲,我們可以藉此學習運用肌肉、學習判斷、學習思考、學習合作......等等。在這些遊戲之中,象棋、圍棋等等類型的「桌上遊戲」(簡稱「桌遊」)特別著重在訓練我們的選擇與思考能力。

桌遊+哲學,訓練選擇與思考的能力

玩桌遊時需要思考,思考跟哲學則是息息相關的。但是有在思考不一定就是在做哲學,而當你想把某個事情「分析、釐清」的時候,就可以說你是在「做哲學」。哲學思考的其中一個面向就是為每一個不明確的觀念,用更清晰的方式理解與說明。當你在思考每一個選擇本身所具有的內容,以及選擇之後所會帶來的影響,就可以算是在作初步的哲學思考。

桌遊除了很有趣之外,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選擇」與「思考」的工具。玩桌遊的時候,你會有很多種選擇可以做,但是選哪個動作來做在當下並看不出明顯的對與錯。為了獲得勝利,你必須思考如何做出一連串選擇才會贏得遊戲,也就是說,你必須為你的選擇找到好理由。而當你在為選擇找理由並試著客觀地評估理由的好壞時,就可以說是在進行一種基本的哲學活動。1

從事哲學思考,光是玩桌遊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在遊戲之後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自己的選擇以及選擇背後的想法是什麼。 圖為 2016/1/22 在宜蘭羅東高中舉辦的桌遊課中,講師帶領學生一同進行討論。
從事哲學思考,僅僅玩桌遊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玩過桌遊之後,與大家一起討論每個人的思路歷程。讓每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聽取他人的意見,理解每個人做出選擇的理由,討論每個支持選擇的理由是否合理,確認是否每個選擇之後的影響是否都能夠與個人的目的一致,並對一些模糊的直覺觀點或概念做出釐清。因為真理是愈辨愈明的,透過眾人的討論,我們才會有可能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他人與認識自己,如此才是哲學+桌遊教育的最終目的。2

為自己的人生做出好選擇

玩桌遊是在遊戲規則內進行選擇,而社會上的任何人也都需要依照社會的規範進行選擇,兩者其實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而我們在「做出選擇」時不能只有選擇,選擇的背後必須要有好理由支持。我們玩桌遊時可以練習選擇、練習思考,但若要認識到自己的選擇理由是否為好理由,則需要透過哲學思考來確認。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光是自己一個人思考問題,必須要與其他人一起討論彼此的想法,一起分析、釐清各種模糊的概念,才能確認自己是否正確地認識世界。

為了讓自己的選擇背後有個好理由,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學會如何與他人討論、需要學會如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與客觀的判斷。當我們學會了或是習慣了與他人討論彼此的想法,並能夠以哲學思考的方式去解讀問題,我們就可以確認自己選擇的理由是否是個好理由,確認我們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好選擇。

  • 1. 玩桌遊時要思考如何做出選擇,最基本的就是邏輯思考能力,而邏輯思考能力也是從事所有學術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但是玩家們並非只會想說要如何獲勝,玩家們還會考慮到人際關係,甚至還會有理由評估、價值判斷的部份,而總和這些思考歷程,我們就可稱之為是一種基本的哲學活動。
  • 2. 哲學+桌遊可以訓驗選擇與思辨能力,哲學+其他的遊戲—比方說,電玩—可不可以訓練呢?答案是可以的,玩電玩一樣需要思考並在既定的規則下做出選擇。但是,因為桌遊有兩個特性, 所以才讓我們有好理由優先選擇它。1. 桌遊會讓參與的人們坐在一起,直接面對面的交流,非常適合在遊玩過後立刻進行討論與哲學思辨。2. 桌遊配件簡單、易製、方便攜帶,能夠針對不同的主題設計遊戲,而且只要有張桌子就可以正常的進行活動。哲學+桌遊並非必定的組合,只是桌遊的特性非常適合拿來做哲學討論。
哲學讓我的心靈健全,桌遊讓我的心情愉快,因此我選擇這樣的哲學桌遊生活。 遇見哲學前,我讀資訊工程系;但我一直很困擾,這樣的生活跟以往有什麼差別?直到遇見哲...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