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真相已無關緊要?──對「後真相」的哲學反思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真相已無關緊要?──對「後真相」的哲學反思

當人們的感受與數據不符時,往往傾向相信感受,當然,這樣的「感受」,也極有可能是被製造出來的。麥金泰爾認為,破壞真相有三種等級,分別是謬誤、刻意忽略和說謊。每個人都會說錯話,但不一定是刻意的,這是謬誤...

您在這裡

難度:
2

2019 年 9 月,日本受到颱風肆虐,幾千名旅客被滯留在關西機場,但在 BBS 社群平台1卻有消息傳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派車去接走中國旅客。沒多久,這則消息被廣泛傳播,引起了許多臺灣人民的憤怒——「為何中國可以,臺灣不可以?」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最終抵受不住輿論壓力而選擇輕生。這則事件在臺灣社會引起軒然大波。

近期爆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網路上也出現「臺灣政府因疫情失控,出動坦克鎮壓」、「蔡總統疑似感染肺炎,已送入隔離病房」......等各類假新聞。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資訊隨手可得,也容易分享轉載,但我們怎麼知道這小小的舉動,不是成為虛假資訊的傳播「幫兇」?

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幾個月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兩起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被認為跟社群媒體傳播「真假難辨的假訊息」有關。同年的 11 月,《牛津字典》以「後真相」一詞作為這一年的代表字彙,而這個字彙早在 2015 年,它的使用量就比過往提高了 2000%。可以這麼說,2016 年歐美右派崛起的這一年,人類被正式宣告進入「後真相」(post-truth) 的時代。

在臺灣,比較熟悉的概念是「假新聞」、「假訊息」。依據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陳炳宏教授的說法,假新聞可以區分為三類

偽新聞 (pseudo news):刻意讓媒體採訪而提供的新聞資訊,意在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這一類的新聞資訊不見得是錯的,但往往有所偏頗。很多自我行銷的報導,都屬於這一類新聞,而某些媒體為了賺取利益,還會因應不同的價格提供不同的採訪配套。

錯新聞 (phony news):錯誤的訊息報導,但不是刻意的。這一類新聞通常部分內容真實,但夾雜錯誤的訊息,如報錯日期或地點。

假新聞 (fake news): 基於某些利益、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而刻意虛構、散播的新聞資訊,意在左右眾人往特定的思考方向或偏向某些政治立場。

假資訊不一定以「新聞」的形式出現,如在通訊軟體流傳的文字、貼圖,故廣義一點可稱「假訊息」。不管是「假新聞」還是「假訊息」,之所以不斷被傳播造謠,跟政治的利益和意識形態有很大的關係,廣泛而言,都屬於「後真相」的範疇。2

為了防止這一類不實的資訊在社群媒體持續擴大傳播,有必要了解「後真相」的深層形成原因。關於這點,麥金泰爾 (Lee McIntyre) 在《後真相:真相已無關緊要,我們要如何分辨真假》一書提出了相當精闢的分析,以下主要以這本書的觀點展開論述。

何謂後真相?

任何的政治選舉、公投,人民的選擇與判斷有賴正確的資訊,一旦接收到不符合事實的資訊,極大可能會產生錯誤的判斷。務求事實,應該是很基本的價值,但麥金泰爾卻指出,後真相最令人擔心的是,即使有科學實驗和數據的佐證,人們還是傾向相信不符合事實的資訊,有者甚至認為,所有可靠來源的資訊都具有爭議。如依據美國 FBI 的統計,美國的暴力犯罪有在減少,但川普卻宣傳美國的犯罪率正在上升。當時川普的代言人在接受採訪時,遭到新聞主持人的質疑,他就直接說:「身為一名政治候選人,我選擇聽從人們的感受,你可以去聽你的理論家的。」 

這裡揭示了一個問題,當人們的感受與數據不符時,往往傾向相信感受。當然,這樣的「感受」,也極有可能是被「製造」出來的。麥金泰爾認為,破壞真相有三種等級,分別是謬誤、刻意忽略和說謊。每個人都會說錯話,但不一定是刻意的,這是謬誤;而不確定是否事實、也不願意去查證訊息的正確性,是刻意忽略;說謊則是懷有欺騙的意圖,明知自己所說的不符合事實卻故意捏造。若感受凌駕於事實之上,導致寧願相信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事實,或面對事實而睜眼說瞎話,都是對真相的破壞。

當川普在就職典禮上聲稱,他的得票數是自雷根總統以來最高的(事實上不是)、參加他就職典禮的人數是史上最高的(但華盛頓當天的地鐵乘客量是下降的),算是刻意忽略?還是說謊呢?根據「政治事實」(非營利的事實查核網站)的評估,川普競選的許多發言,有 70% 都不符合事實,而且民調顯示有近三分之二的選民認為川普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但他最終還是當選了。一個破壞真相的總統候選人最終當上總統,這也意味著後真相在政治的影響力不容小歔。

後真相並不意味著真相不存在,而是「事實沒有我們的政治觀點來得重要3。這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如南非總統宣稱,向國外輸送抗反轉錄病毒藥( management of HIV/AIDS)是西方的陰謀,要治療愛滋病可以使用大蒜和檸檬汁,最後造成三十多萬人失去生命。

歸納以上的討論,麥金泰爾為「後真相」下了一個定義:

後真相等同是一種意識形態霸權,以此手法來迫使別人相信某樣事情,無論是否存在良好的佐證。4

為何會出現後真相?

後真相時代的來臨,跟傳統媒體式微和興起的社群媒體有直接的關係,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卻是「否認科學」和「認知偏差」。5

先談談否認科學。

科學講究實證經驗,卻是最直接遭受到後真相挑戰的領域,尤其是當科學的實驗結果或證據會造成某些企業的利益衝突時,就會引發相關人士的質疑。

當然,科學的實驗解釋不一定讓理論成為事實,而是提供了證據讓我們有很好的理由去相信某個信念。但也因為如此,反而被人加以「利用」,這些人認為,科學是一個開放的領域,在某個理論被證明為絕對正確之前,不應該排除其他可能性,包括其他一同競爭的理論也有可能是正確的。

在美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吸菸致癌」和「氣候變遷」。

販賣懷疑的人
哈佛大學科學史家娜歐密.歐蕾斯柯斯 (Naomi Oreskes) 所寫的《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1953 年的某一天,各大菸草公司都集合在紐約市的廣場飯店,商討要如何針對一項科學報告提出回應的方法。該科學報告指出,菸草中的焦油跟實驗中小老鼠罹患癌症有關,這項報告將會對菸草公司帶來極大的衝擊。現場有人提議要贊助更多的研究計畫來打擊這一類的科學實驗,他們甚至決定成立菸草業研究委員會,主要的任務在於說服眾人相信:沒有證據證明吸菸會導致肺癌,而那份科學報告的研究,是受到許多科學家質疑的。

在 2004 年,美國有九百二十八篇科學論文跟氣候變遷相關,沒有一篇是質疑氣候變遷跟人類活動有關,到了 2012 年,也僅有 0.17% 保持不同的意見。在 2013 年時,有同行審查的四千篇論文中,有 97% 主張全球暖化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但最新的民意調查(針對美國成年人),卻僅有 27% 的人相信「幾乎所有的氣候科學家都同意,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

這樣的一個落差,跟石油公司或化石燃料產業資助的一些研究不無關係,如「哈特蘭研究所」 (Heartland Institute) 就質疑人為因素造成氣候變遷,而受到石化工業贊助的喬治‧馬歇爾研究所 (George C. Marshall Institute) ,在 2015 年關閉之前還製造過二手菸、酸雨和臭氧層破洞的相反論點。這一類研究團體或組織,都試圖製造出氣候變遷仍沒有「科學共識」或科學界「還沒達成定論」的效應。6

這些試圖模糊或扭轉人們對於「吸菸會導致肺癌」和「氣候變遷跟人類活動有關」的認知的「研究」,會在媒體上被報導,很關鍵的一個原因是跟政治有關。許多具有不同政治立場或政黨色彩的媒體,打著「平衡報導」的旗子,開始報導有所爭議的「兩面」。如福斯 (Fox) 新聞。福斯認為,其他媒體都過於「偏左」,為了達到兩面平衡,他們決定「往右一點」。

麥金泰爾認為,若在一些具有高度爭議的議題上,這一類「故事的兩面」報導,可能是合理的,但在科學報導上卻是一場災難,他說:「以『相同時間』來報導一項議題的兩個面向,媒體僅創造出『假平衡』,因為這時並沒有真正的兩面,並沒有兩個可信的來源。」7

在民主多元的社會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政治立場或政黨傾向,但一旦把政治利益立場意識形態看得比事實還重要時,就助長了後真相,如麥金泰爾指出:

在這樣一個派系分明的環境中,許多人不再檢視證據,而是「選邊站」,錯誤資訊可以公開傳播,事實查核反而遭到忽視。 選擇那些支持自身立場的事實,然後拒絕與立場相左的事實, 這似乎就是創造新的後真相現實的重要成分。8

認知偏差

依據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大腦認知活動經常會出現認知偏差,這也是後真相的深層根源。麥金泰爾指出心理實驗的三個發現,跟後真相有很大的關係:

認知失調:人的態度、信念與行為會達成和諧一致,一旦這三者失去平衡關係,特別是發現長久以來所相信的事情是錯誤時,人的心裡就會產生不適感,並且威脅到自我。而為了要降低這種不適感,可能會導致我們以非理性的方式調整信念,進而讓信念去適應自己的情感。這也解釋了為何大多人數只願意停留在同溫層裡,可參閱〈同溫層裡又暖又舒服,為什麼要刻意讓自己「認知失調」?〉

社會一致性:我們的認知會受到周遭的人影響,在一個群體中,我們的想法也會盡量符合人們的期待。即使是一個不理性的想法,我們也會盡量說服自己跟他們的想法一致。這現象又稱為「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確認偏差:當人們對某些事情有既定的認知時,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往符合這個認知的方向去思考,不太會反省這個想法有可能是錯誤的。如之前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爭議,若你認定該論文一定是「造假」,那就會蒐集各種證據去質疑該論文的來歷;相對的,若你認定該論文並沒有「造假」,那就會提出各種證據證明該論文的來歷是「合法」的。

這三個發現,都是認知偏差的來源。我們或許都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在網路上跟別人討論某個議題時,你拿出證據來說明對方的觀點不合乎事實時,對方不但不改正,反而更加確信自己的想法,甚至認為你的證據是假的。又或者,某個人自認對於某些議題相當熟悉,也說得頭頭是道,可當你再深入詢問他一些問題時,他的答覆卻是不合事實的。這兩種現象,分別是心理上的逆火效應 (backfire effect) 和達克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

逆火效應:有心理實驗指出,某些人看到一些證據顯示自己的政治信念是錯誤時,他們不但會拒絕這項證據,還會對自己錯誤的信念加倍地相信,特別是保守派的人比較容易有這方面的傾向。

達克效應:這種認知偏差主要表現在對自己的認知能力過度自信,以致於忽略了自身的某些盲點。我們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可能受到直覺的影響,卻以為來自於清晰的思考能力及對資訊的全面了解。

不管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都有可能受到大腦的認知偏差的影響,這可能跟演化有關。一旦我們無法反省到這一點,就很可能在政治上受到某些居心叵測的人的操控和利用,特別是在這資訊發達的科技世界,我們都很有可能活在自己的新聞孤島上,只接受自己喜歡的資訊——也就是所謂的「同溫層」。

在川普與希拉蕊競選期間,一位從戴雅森學院畢業的川普支持者,用一張英國票箱和一個守衛的合成照片編造了一個故事,標題上寫著「在俄亥俄州的倉庫發現成千上萬張投給柯林頓的假票」,結果有 600 萬人分享了這篇文章。9

認知偏差不僅會讓人輕易相信網路上不實的謠言,還會被某些政治宣傳手段操縱了自己的想法。納粹宣傳部長約瑟‧戈培爾( Joseph Goebbels)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他說:「當被操縱的人確信自己是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時,宣傳的效果最佳。」10

操縱的手段包括提出一些令人難堪的質疑(如歐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暗示媒體有立場偏見、質疑新聞的正確性等等。一旦話題變得不確定性或模糊化,人們就會傾向相信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

麥金泰爾也強調,信仰容易創造出忠誠的擁護者,要說服人們原本就相信的事情並不會太困難,重點在於能夠「製造」一些機會讓他們「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結語:如何面對後真相?

在這充斥各種混淆是非的資訊時代,對於真相的捍衛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受到謠言中傷、抹黑的當事人而言,在事情惡化前應該澄清、指正,不能抱持「事情聽起來荒謬無比,根本不會有人相信」的心態來輕視,否則只會姑息養奸,助長後真相的歪風。

fake news 假新聞
有想過自己一天會看到多少假新聞嗎?
有人造謠、說謊、忽略事實,也得有群眾相信,並且分享轉載相關資訊,才會擴大後真相的負面影響。然而,這些群眾, 不一定都是有心造謠或刻意忽略事實,而是他們誤以為自己的聽聞就是「事實」。只要有政治對立的政黨或派別,都有可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治的惡鬥、謾罵、揶揄、互相指控,都會助長後真相。特別是當一方覺得自己的心聲沒有被對方聽到,而另一方則覺得對方的想法非常不理性或不講道理時,就無法展開真正的溝通,甚至可能為了擊倒對方而陷入自己的認知偏差卻無所察覺。

要真正看到對方最核心的價值並不容易,有時候我們以為聽懂了對方的觀點,但達克效應提醒了我們,我們有可能過於高估自己。如果一個人的心聲有被聽見,讓他有被同理的感覺,那他也會變得比較願意傾聽;相對的,若一個人的心裡感到不適 或者感到威脅,那他也會變得自我保護,甚至會做出反擊。另一位哲學新媒體專欄作家林恩志在〈故鄉異地人:也談選舉後的陣營對立與世代分裂〉一文,嘗試描述美國保守派和台灣支持韓國瑜民眾的心聲,很值得我們去注意。

這並不是說為了傾聽和同理,可以犧牲真相,若對方覺得自己有被充分同理,我們再糾正事實,對方反而會更容易接受,這對於減少後真相有莫大的幫助。誠如麥金泰爾所說:「心理學研究顯示,當人有不安全感或覺得受到威脅時,他們傾聽的可能性就會降低。」11

當然,若誤以為自己所看到的是「事實」,急於糾正對方或持強烈的否定態度,不但容易加深衝突,甚至會引發逆火效應。

在後真相的時代,我們不僅僅需要批判思考,更重要的是後設思考、自我反省的能力。若不能察覺認知偏差的存在,那批判思考有時候只會被用來批判跟我立場相異的觀點,而忽略自身可能有的盲點。麥金泰爾有一段話非常有意思:

要將事實問題去政治化是很難的,特別是當我們覺得「對方」荒唐透頂或是冥頑不靈的時候。不過體認我們自身也有這樣的傾向或許有所幫助。這裡要學的是,對抗後真相的其中一項重要方法就是從自身內部著手。無論我們偏好自由主義還是保守主義,所有人都有可能導致後真相的那種認知偏差。我們不應假定後真相僅來自於他人,或者是別人的問題造成的。要指出他人不希望看到的真相很容易,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以同樣的標準來檢視自己的信念?去質疑那些我們想相信的事情,即使內心深處僅有一小塊在低語著,提醒我們還沒掌握到所有的事實?12

換言之,我們要用同樣高標準來檢視自己的信念,並且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所依據的理由是否充分適當,不妨把這樣的後設反思稱為「後設批判」。真相是重要的,我們也應該要捍衛真相,但也需要反省自己是否因為認知偏差而把未必合乎事實的資訊視為理所當然的「真相」。近些年,臺灣社會也開始關注假新聞,並且試圖制定相關法規來抑止假新聞的傳播,也有人提出辨識假新聞的方法,若從最根本的層面來思考,培養後設批判的能力恐怕是更為關鍵。

※ 此文感謝凱元泓颺的審查及寶貴的意見,獲益匪淺。

  • 1. 批踢踢實業坊,又稱PTT。關於蘇啟誠事件始末整理可見 PTT遭控是關西假新聞源頭?懶人包秒懂:消息為何越錯越離譜 | 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2018/9/18
  • 2. 並非所有假新聞或假資訊都跟政治的利益和意識形態直接有關,如 1938 年美國萬聖節發生的「火星人入侵事件」。當時某廣播節目突然報導「有一個巨大的發光物體,看起來像是隕石一般,掉落在新澤西州附近的一個農場」,這則報導造成幾十萬人恐慌,很多人真的以為是火星人要登入地球。關於這一點,感謝泓颺的提醒。本文主要關注在跟政治的利益和意識形態有關的面向,也就是「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
  • 3. 麥金泰爾, 李. C., & McIntyre L. (2019).  後真相. ,頁22。
  • 4. Ibid.,頁 23。
  • 5. 此外,麥金泰爾主張,後現代主義對客觀、普遍真理的質疑,也促進了後真相。然而,這樣的觀點並非沒有爭議,它牽涉到如何理解後現代主義的問題。某些後現代主義的理論,並不是否認客觀、普遍的真理,而是批判很多所謂的真理話語,背後其實充斥權力的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故略。
  • 6. Ibid.,頁29-35。
  • 7. Ibid.,頁75。
  • 8. Ibid.,頁38。
  • 9. Ibid.,頁99。
  • 10. Ibid.,頁 104-105。
  • 11. Ibid.,頁148。
  • 12. Ibid.,頁149。
馬來西亞華人、臺灣女婿,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 專長領域是中國哲學,熱愛書法、品茶和武術,對文化、宗教、藝術、歷史、心理學等有濃厚的興趣,關心臺灣的文化主體...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