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我是為你好」怎麼變成了一句髒話?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我是為你好」怎麼變成了一句髒話?

談老子的「無常心」
開導別人這件事,聽起來是非常友善的舉動,但事實上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一不小心,我們很可能「好心做壞事」,明明想解開他人的心結,卻因自己的態度不對,反而造成他人的困擾。讓我們問問以「柔性」...

您在這裡

難度:
1

前言

最近,時常聽到台灣學府一些不幸的消息,青少年的身心狀態成為近期社會議題的焦點。雖然我們不是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士,但也希望能夠協助在情緒或心理上有困擾的友人或親人。開導別人這件事,聽起來是非常友善的舉動,但事實上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一不小心,我們很可能「好心做壞事」,明明想解開他人的心結,卻因自己的態度不對,反而造成他人的困擾。不禁讓我們思考,究竟該如何開導他人,才不會手執名為「好意」的利刃,傷害了別人?

老子
老子的「無常心」
關於如何開導他人的方式,近年心理學已有廣泛的討論,也有很多具體的實際指引,說明我們的同情心與同理心該何以更恰當地表現。這一篇文章並非要另闢新徑,提出不一樣的開導方式,而是從開導他人的潛在錯誤切入,以「開導者」作為討論重點,從具體的行為到態度,進而思考立足點及特質的種種問題。關於這思考點,讓我們問問以「柔性」見稱的哲學家老子,從他提出「無常心」的主張,思考一下怎麼樣才是開導他人的恰當態度。

出自同情還是優越感?

在正式回答這問題之前,必須先理解什麼樣的態度是錯誤開導他人的方式。回到我們日常的語境觀察,有些人在開導別人時會有這樣的「起手式」:

「想當年我們要面對的更困難,還不是這樣活過來的,你的煩惱真的是小事一椿,不要想太多啦」

「以前我們連這些機會都沒有,你已經很幸福了」

……從這些話語中,可見人常常以一己的經歷來開導他人,來試圖化解他人所面對的困境。

雖然分享自身經驗的確是其中一種開導別人的做法,但在上述話語中卻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使得他人不但沒有受到慰藉,甚至更因這些「成功經驗」而受到傷害。而這種優越感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先預設了強者與弱者關係的想法,認為我作為「過來人」,是人生難關的優勝者,視對方就是「卡關」的弱者。

基於優越感而產生「強-弱」的立場認知,「偏見」即由此而萌生。在「強-弱」的認知底下,自然覺得別人當下的困境都只是小事(是自己已經克服的難題),認為別人所訴說的痛苦都不足掛齒,聽在耳內都是「別人如何不如自己」的內容,而不是別人真正的處境所在,以上都是我們「過濾」對象言辭後所得的偏見。偏見的產生,開導別人這件事,永遠不可能成功,因為開導他人的重點即放在展現自己過去「了不起」的破關經驗,而非他人真正的處境思考。對於這種優越感及傲慢態度,老子尤其不以為然,在〈道德經:二十四章〉裡提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1

在老子的思維中,自以為是的「呈現」,往往喪失其實在的效果。過份標榜「自我」,往往失去給予他人參考的作用。因為經驗分享的動機已不純粹,重點放在「自我」的彰顯,而非為他人解憂的目的上,使得我們過去的經驗失去借鑑的鏡子功效,而是把對方比下去的「戰績」。他人可能會因為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覺得自己的苦楚不被了解,甚至認為自己十分脆弱(陷入你能「破關」,自己卻「卡關」的認知之中)。

因此,解決上述「聽而不聞」的狀況,就必須解消自己的優越感。

開導的真締

至於該如何解消一己之優越感,可以參考老子所描述的「聖人」,《老子》四十九章中說: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2

此章提及聖人沒有固執不變的意向,而視百姓的意見才是真正的意見。如此,即不以善惡標籤百姓,而一視同仁。從上述「聖人」的特質來看,「無常心」是指不帶著固定的預設想法,以開導他人的情況來說,即是不抱持「破關者」與「卡關者」的先有概念,破除上述所提及「強-弱」高下立場,回復同一平面的溝通立場。視他們的困境為真實的「難關」,而不化約為「自己克服過的難題」。如此,優越感的解消,使得我們的「耳朵」得以真正打開,聆聽及感受他人當下的內心之憂慮與苦楚,才能帶來為他人解困的效果。

那麼,難道我們過去的經驗就沒有任何參考借鏡的作用嗎?顯然不是。他人的經歷當然是有借鏡參考的作用。但仔細想想,我們應該何以善用這些經歷?我們嘗試從「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角度思考。開導者的立足點,應該把「我」(聖人)轉向對象(百姓)之情緒或其「兩難」困境 (dilemma) 。那麼,「經驗」便不是教導弱者的說教材料,而是我們設想「身在困境」的情緒經驗。而立足點的轉移,必須經過「無為」(不以預設概念的思考)的工夫,脫離難題本身的難易概念思考判斷,讓由一己真情實感得以作用,把當下的「我」透過情緒的橋樑,進入對象的世界之中。

傾聽、同理、支持與陪伴,或許遠比說教來得重要
參考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中給予患者家人的建議:「建議不要過度理性的要他『想開一點』,這只會造成他覺得您不了解他、只會唱高調,他也知道要往好處想,但是當已經到達憂鬱症的程度,是很難想開的。傾聽、同理、支持與陪伴是最鼓勵做的,隨著他感覺被了解支持,可進一步建議他尋求醫療協助。」3由此可見,傾聽同理支持陪伴等態度遠比說教來得重要。「開導」並非是純粹像解開一條數學題目一樣,也不是站在道德層面去責備或指教他人,更重要的是在於情感上的體諒與陪伴。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先調整一己的立足點,不以「理性」及自身優越感而發的說教材料,來看待自己的經驗材料,同情之心方能發揮作用,以同情共感的方式體諒他人情感上困擾。

老子所言的「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正是不以自以為的概念標準,去衡量及判斷他人的困難,即是客觀具體的「關卡」。反而嘗試與他站在同一陣線,感受他人當下面對「關卡」的情緒,與他一同破關,而非站在局外指手畫腳,方為真正情感上的「陪伴」。

變成水一樣的開導者

上述已討論了一些作為開導者的態度及修養。那麼,怎麼樣才是一個理想境界的開導者?讓我們嘗試從老子「上善若水」的理想中探討。在《老子》第八章中以水作為隱喻: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4

如果以上述特質來說明理想的開導者特質:第一,水能夠隨時改變形狀,適應不同的環境。以開導者來說,我們在聆聽不同友人的煩惱時,應該因應不同人、處境的狀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應對方式,而不執著自己的開導方法。第二,水能夠滋養萬物,但不刻意表彰自己的功勞。開導者不應強調自己的功勞,免於造成他人的心理壓力。第三,水向低流,處於謙下之地。開導者應時常保持謙退之心,不論友人的身分條件、處境為何,皆能以包容的心接納。以上三點,均能夠使得我們脫離自身「優越感」及偏見,而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開導者。

在台港人。曾棄工從文,負笈臺灣。 因為本人資質愚鈍,走的路總是比別人崎嶇漫長,也因此看到沿途不一樣的風景。 大學經歷: 科技部研究計畫 大專生...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