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窗框裡的獨特風景:讀出《莊子》對生命意義的見解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窗框裡的獨特風景:讀出《莊子》對生命意義的見解

活出自己的獨特姿態!
讀《莊子》是為了「變」聰明?「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讓《莊子》來告訴你自身的生命侷限,以及侷限裡的獨特風景。

您在這裡

難度:
2

為什麼要讀《莊子》?

常常在逛書店時,看到陳列在書架上的《莊子》相關書籍,一字排開,不是人生雞湯式的心靈語錄;就是解憂排難類的指引手則,卻甚少在坊間瀏覽到「肯定」人類認知能力有其限制的相關說法。不過這現象也其來有致,誰會願意花錢去買一本《其實你很笨,只是你不知道》,或是《承認吧!你並沒有那麼聰明》之類的書籍,畢竟大家還是希望自己是個「聰明的」人!

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
但,「聰明」是什麼?是考試總能拿高分,金榜題名?還是在某個領域學有專精,出類拔萃?然而,這樣的「聰明」,也僅能在某個圈圈內獨占鰲頭,跨出圈外,便只能跌落神壇。所以《莊子》告訴我們,人是有限制的存在,尤其是對世間萬物的知識,我們只能依照自己的立場進行判斷,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當然,說人的認知能力有限制並不是一種悲觀主義,更不是唱衰人類在宇宙之中的價值。相反的,《莊子》藉由這項限制要提醒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制的,所以不能狂妄自大,以為自己所向披靡。」所以,我們要學習正視自己的侷限,才能進一步認知自身生命的價值。也就是說,如何在有限能力的框架中,尋索出個人的獨特風景,才是閱讀《莊子》時,所要覺察的生命意義。

正因為我們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

誰願意如蘇格拉底一般正面肯定自己的無知?我想應該沒有人真心喜歡說自己笨,畢竟在現實社會當一個「聰明的」人才能不負眾望所託。我很喜歡楊德昌導演的一部電影:《一一》,影片裡有一幕讓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劇中有一個很喜歡拍照的小男孩洋洋,他拍照時總是只拍攝人的背面,大人們好奇的問他,為什麼每張照片都只拍背面卻沒有正面,他回答:「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這樣不是就有一半的事看不到了嗎?」洋洋拿著爸爸後腦杓的照片說:「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給你看!」小男孩的話如雷般的電擊了我:「這不就是《莊子》嗎!」是的,看著電影,腦中卻浮現了《莊子》的文句:

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1  

我們往往自以為「是」,以自身的立場出發,去說服、批評、甚至抨擊別人的「非」。但是,這樣的是是非非,是以誰的立場為最終標準依據呢?事實是,沒有人的立場是絕對正確的,我們都照著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凌駕在別人的觀點上,而自己卻看不見自己思考的侷限,換句話說,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都是受限制的,卻總是將自身所認為的「是」,無限放大為宇宙真理,要別人服膺。

視角有所限制,這樣不可悲嗎?

《莊子》裡頭有則很出名的寓言故事叫「朝三暮四」2  , 但並非現在常用的「心意不定、反覆無常」之意,本意是比喻「只變名目,不改實質」。關於這則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照顧猴子的人,我們姑且稱之為「狙公」,狙公每天早晨會給猴子們三個果實,傍晚再給四個,想不到,這些猴子們卻大為憤怒,於是狙公就改口說道:「不然,早上給你們四個,晚上再給你們三個。」語畢,猴子們便相當滿意。

看到這裡,你一定也發現了,不管如何,總數都是一樣的!是的,既然都是一樣的,為何可以影響猴子的情緒波動呢?

藉由這則故事反觀人類自身,我們常因一己之見而非議他人,妄執是非對錯,以此作為與人相爭的籌碼,但又有誰能真正明白,所謂是非,都只是所堅持的立場不同罷了,而人往往各執己見,且自以為是,甚至堂而皇之、誇大其辭。為的是什麼?與人爭長競短的後果是什麼?助長自己的威勢,讓眾人臣服於自身的知識?還是為名為利,把持自身的聲望地位?《莊子》可不這麼認為!

那麼《莊子》究竟要藉由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也都能明白,《莊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人類的認知能力有所限制,但可悲的不是認知有所限制,而是不知道自己有所限制。我們就好似那群猴子,為眼前所見所聞逞一時之快,卻不曉得眼前所及不過是事實的一面,背後完整的真相並非人的能力能夠企及的,而這也是人在特定時空場域的生活情境裡的限制,沒有人能夠擁有上帝的視角,但人人卻爭作上帝,這才是《莊子》所慨歎者。

既然人無法擁有全知全能,這樣的認知限制會否也侷限了個人生命的展現?其實不然,正因深知自身的能力有所侷限,才能進一步以自己的方式,尋找生命的意義,探求自我的價值。換句話說,如果每個人都沒有成長背景的差異,沒有認知能力的限制,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大為不同,試想,一個無所不知的人,會反思自身的思想侷限嗎?如果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是個全知全能的人,那他還會反思生命的意義嗎?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面對自身生命的侷限,恰恰成就了蘇格拉底的偉大。

於限制中生存,在框架裡開花

前面說過,《莊子》提醒人的能力有其限制,這並非一種悲觀主義,而是對於自身生命的醒覺。還記得大學時在文學概論課堂上,老師曾講過一句話:「時命如框架,生命如詩。」或許正因為人的生活場域有著諸多限制,也或許我們因為讀了《莊子》而知道自身認知的侷限,才能更清楚人之所以會「執著」,會「堅持」某事某物,就是因為「自以為是」,而這種限制,卻也造就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面。《莊子》說:「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 3  

反思自身所站立的場域
反思自身所站立的場域
沒有人可以擺脫自己的生長背景、逃離自身所形塑出的世界觀,只要是人,一個會思考的人,就會有自己的價值觀與說話立場。然而,能不能意識到自身的認知限制,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莊子》提出對人類認知的警惕,要人反思自身所站立的場域,以及所發出的訊息,是否會陷溺於自我的執著之中,造成彼我的價值衝突,所以《莊子》主張要消除自我的成見執著,但卻又不是抹煞自我的想法,這樣的弔詭,正是人生於天地之間,所無所逃離的生命探問,因此《莊子》要我們不斷在產生想法時,便對自己所產生的想法提出再檢討、再反思,這樣的循環追問,才不會一直執溺於某種意識型態。

只是,這樣的作為的確不容易,畢竟我們鮮少起了一個念頭後,對這個念頭進行反覆思辨,所以我們才會有成心成見,有了成心成見,便有了視角的框架,然而,我想這也是人可愛的地方,正因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無所逃於自身的生命框架、價值框架,才能在這樣的框架之中,開出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花。而這朵花,開在每個不同獨特的窗景中,便有著不同的價值,人於此對生命有了盼望,有了前行的動力。

結語

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的價值,那麼它將永遠認為自己是個笨蛋。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也都有屬於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然而,我們也不可因自身的長處而自以為不可一世,縱使天生之才有著獨特之用,也不可因一己的殊異而傾軋他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他一定也有著與眾不同之處。況且,你只是個人,不必事事全能,也正因你只是個人,知道自己的限制所在,才能在自身的生命當中,活出自己的獨特姿態!

為什麼要讀《莊子》?因為他讓我們自知,人不是宇宙主宰,無法掌控一切,但是他也告訴我們,即便知道自身能力有限,也要在有限能力之內,讓自己活出最合適的樣子。

  • 1. 郭, 象. (2018).  莊子集釋. (陸, 德明., & 成 玄英., Ed.). 頁 59。
  • 2. 郭, 象. (2018).  莊子集釋. (陸, 德明., & 成 玄英., Ed.). 頁 53。
  • 3. 郭, 象. (2018).  莊子集釋. (陸, 德明., & 成 玄英., Ed.). 頁 62。
  學術文章 1.期刊論文 潘君茂:〈就不欲入,和不欲出:《莊子.人間世》倫理觀及〈齊物論〉形上依據〉,《中正漢學研究》第...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