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轉型要正義,就須面對《父輩的罪惡》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讀書會】轉型要正義,就須面對《父輩的罪惡》

時間與地點
時間: 2022-08-21 (周日) 14:00 to 17:00

我寫下此書,作為普遍主義之習題:希望對於差異的理解能幫助我們找到共同的靈魂。...要做到這點,我們就不能懼怕那些可能與庸俗相鄰之物——這種恐懼如今成了有教養的文化之基礎,這樣的文化對於嘲諷更感自在。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承認,在最愚蠢的平庸之惡面前,我們同享一份脆弱——我們仍具有把名利置於真正相信和渴望的東西之上的傾向。若能承認此事,我們便有可能以批判性的態度檢視自身的歷史,卻不至落入部落主義或創傷之中。

——Neiman, S., & 奈門 蘇珊. (2022).  父輩的罪惡. pp.520-521

促轉會在 2022 年 5 月解編前提出任務總結報告,統計出台灣在威權政府時期的政治案件受難人為兩萬零四百一十五人。然而,加害者有多少人呢?國家該怎麼處置加害者呢?不義的歷史遺蹟,像是紀念堂、雕像、銅像,該怎麼處理?是要拆除、移走,還是原地保留但變更說明文字?

父輩的罪惡:德國如何面對歷史,走向未來?
面對過去威權所造成的不義,總有人會說,都已經補償了受害者,大家應該要往前看、不要再提過去,造成族群對立撕裂。但是,一個無法誠實面對歷史的社會,真有可能用「失憶」來促成團結嗎?也總有人說,過往的錯誤有其「時代因素」,是體制而非個人的責任,追究加害者其實是一種政治追殺。然而,把一切都推給看不見摸不著的體制或群體,就能完全撇除個人的罪責嗎?

尤太裔美國哲學家蘇珊‧奈門在《父輩的罪惡》中,比較德國面對納粹時期屠殺尤太人的罪行,與美國南方奴役黑人歷史遺留至今的種族衝突,希望透過描繪德國的轉型正義歷程,幫助美國在種族問題上走上正確的道路。戰後德國分裂成東西兩國,分別用不同的眼光來追究納粹的責任,連哲學家怎麼理解這件事都有不一樣的態度;柏林圍牆倒塌後,德國人背負兩種不同的記憶來重新面對這個父輩留下的歷史錯誤,直到最近二十年才真正走出戰爭罪責的陰霾。相較於此,美國至今似乎仍走不出內戰之後的南北對立與種族主義。

德國人怎麼辦到的?美國能從德國身上學到轉型正義的教訓嗎?更重要的是,台灣可以從兩者身上學到什麼呢?如果你也對這些主題感到好奇,歡迎一起來參加本次讀書會,和我們一起討論以下的問題:

  • 「我們都是受害者、沒有誰是加害者」的轉型正義可能嗎?一個社會有可能用失憶來換取和解嗎?
  • 面對同一段歷史或同一個遺蹟,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詮釋與理解,要如何評判誰是誰非?
  • 如果國家和父輩留下的不是驕傲和光榮,而是深深的罪惡與愧疚,我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面對過去?
  • 面對轉型正義,哲學和歷史可以有什麼樣的對話?我們能避免歷史不斷的重演悲劇嗎?

本月選書:Neiman, S., & 奈門 蘇珊. (2022).  父輩的罪惡.

活動資訊

導讀人:鄭凱元(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時間:2022 / 8 / 21(日),下午 2:00 - 5:00

地點:線上進行。報名成功者將收到線上會議連結,於活動時間在網路會議室中進行討論。

費用:

  • 早鳥票: 300 元/人  ( 2022 / 7 / 22  ~  8 / 7   發售 )
  • 單場讀書會: 400 元/人  ( 2022 / 8 / 7 ~ 8 / 20 發售 )
  • 半年套票: 1,500 元/人(購票日起一年內可選擇參加 6 場次)
  • VIP:僅限前此已購買年票者以及「哲學上癮」與「熱愛智者」年繳方案訂閱者使用報名,需審核。VIP 資格以購買半年套票者或訂閱者的姓名與 email 為認證資料,資料不符者將無法通過審核。

報名方式:活動通線上報名

名額:20 人

退費說明:本活動不退費,活動期間因故無法參加者,可提早聯絡主辦單位轉讓票卷給他人使用。使用年票者可於活動舉辦前取消報名,將已報名的票卷延至後續場次使用。

報名截止:2022 / 8 / 20 23:50 或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