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

近代科學與哲學的宇宙觀革命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Koyré, Alexandre
    譯者: 陳, 瑞麟 ; 張, 樂霖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 2018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六、十七世紀的科學與哲學革命,永遠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
    也永遠改變了人類對自己在宇宙所居位置的看法。

    「一部十七世紀思想研究的重要作品。」────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

    ◆◆◆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陳瑞麟  專文導讀 ◆◆◆

    本書是科學史經典名著,作者為科學思想史學派創始人亞歷山大.夸黑。書中描述,十六、十七世紀的人類心靈,遭遇了一場深度的革命;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架構和模式,古代那個秩序井然的封閉世界(cosmos)最終變成了均一的無限宇宙(universe),價值世界也與事實世界完全分離開來。而希臘與中世紀天文學的地球中心宇宙,亦被現代天文學的無中心宇宙所取代。近代科學與近代哲學既是這場革命的根源,也是它的成果。

    夸黑首次提出「科學革命」一詞,以人類的宇宙觀及人類於宇宙所居位置的轉變來詮釋這場革命,並揭露其對現代世界的深刻影響。他所揭示的新的科學史研究方法,以哲學導向來研究科學思想的發展,不僅扭轉了原先薩頓百科全書式的大綜論,更奠基了科學史研究的地位及重要性;夸黑及其科學思想史學派所描繪的「科學革命」,已然成為當今社會大眾理解的科學發展輪廓。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夸黑
    Alexandre Koyré(1892-1964),科學與哲學史學家,法國著名科學思想史大師,曾師從胡塞爾,在科學史上地位不亞於薩頓(George Sarton)。吉利斯皮(Charles C. Gillispie)、霍爾(A. Hall)、威斯特福爾(R. Westfall)、科恩(I. B. Cohen)等人均曾將夸黑視為他們的思想導師。
    他以哲學的導向來研究科學思想的發展,認為人類的求知活動(宗教、哲學與科學)必須被視為一個歷史的有機體。夸黑在法國、美國與義大利等地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著作包括:《論伯麥的哲學》(La Philosophie de J. Boehme, 1929)、《伽利略研究》(Etudes Gaileennes, 1939)、《天文學革命》(La Revolution Astronomique, 1961)。

    譯者簡介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曾任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長期耕耘於科學哲學、科技與社會、自然哲學與科學史等領域。著有《科學理論版本的結構與發展》(臺大出版中心,2004)、《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群學,2010)、《認知與評價:科學理論與實驗的動力學》(臺大出版中心,2012)、《科學哲學:假設的推理》(五南,2014)等。

    張樂霖
    崇右企專企管科畢業,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肄業。

目錄

哲學人系列總序
導讀 「無限宇宙」的思想探險  陳瑞麟
譯序與致謝
野口英世醫學史講座


導論
第一章 天穹與天界
    庫薩的尼可拉與帕利堅尼斯
第二章  新的天文學與新的形上學
    哥白尼、狄吉斯、布魯諾與吉伯特
第三章 新天文學反對新形上學
    克普勒對無限的駁斥
第四章 前所未見的事物與前所未思的思想:發現世界空間中的新星與空間的物質化
    伽利略與笛卡兒
第五章 不受限定的展延還是無限的空間
    笛卡兒與摩爾
第六章 上帝與空間、精神與物質
    摩爾
第七章 絕對空間、絕對時間與它們和上帝的關係
    馬勒布朗雪、牛頓與賓利
第八章 空間的神聖化
    拉弗森
第九章 上帝與世界:空間、物質、乙太與精神
    牛頓
第十章 絕對空間與絕對時間:上帝的行為框架
    柏克萊與牛頓
第十一章 工作日的上帝與安息日的上帝
     牛頓與萊布尼茲
第十二章 結論:工匠神與無所事事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