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之未來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西方之未來

西方之未來
西方之未來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De Beus, J. G.
    譯者: 殷, 海光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24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二十世紀上半葉,人類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洗禮,深感前景茫茫,特別是西方的知識菁英,對於西方文明的前景,更有諸多反思。殷海光翻譯德貝吾(J. G. De Beus)的《西方之未來》一書,正具有向國人介紹這波思想潮流的意義。

    本書共分十六章,分為三大部分,對西方文明的探討,層次分明。殷海光指出,德貝吾以歷史發展為經,以世界事象為緯,綜合建構文明發展的一般模型,以探討西方文明之現狀,估量西方文明現有的創造力,進而勾勒未來世界之景象,展望天下一家的可能。殷海光認為,因為德貝吾「採取視域是四進向的:從古至今,從西方世界到東方世界,無不論列」,所以,閱讀本書,「我們不僅得到歷史眼光,而且可以得到世界眼光」,深具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處處可見殷海光對內容的按語。這些按語,有長有短,如今讀來別有意義,例如第139頁,內文談到西方國家的自由可以應用到東方時,殷海光寫的按語為:「這才是解決東西癥結的高明方法。」其他如:「只有西方的生活方式才能給人類帶來高等的文明。設若全球實行「社會主義」,全人類一定低落而為蜂蟻。現在,我們正立於這一分水嶺上。」「這對於民主之培養,非常重要。」由這些按語,讀者可從中看出臺灣自由主義代表人物殷海光的關懷與專注之處,也可看出他那富有情感的筆法。

    譯者簡介

    殷海光(1919/12/5-1969/9/16)
    湖北黃岡人。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他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49年赴臺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他亦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時至今日,殷先生已成為臺灣某一世代的象徵人物。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或臺灣的自由主義,必然會談到殷先生及他著作。而殷先生的著作,以思想深刻、邏輯層次縝密、文句充滿情感著稱,有一種極為獨特的感染力。其著作,數十年來影響了海內外的無數讀者,早已成為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產。

目錄

譯者前言
西方文明趨於沒落嗎?
緒論

第一部 文明底興起與哀亡

第一章 從俄國的觀點來看歐洲:尼古拉.旦里烈夫斯基
第二章 史賓格勒底看法
第三章 史賓格勒底偏見
第四章 陶英貝對文明的看法
第五章 陶英貝底歷史觀之評價
第六章 文明底模型

第二部 四方文明底現狀

第七章 吾人站在文明發展底那一階段?
第八章 現代的精神
第九章 對於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戰
第十章 歐洲底創造力
第十一章 美國底創造力

第三部 未來世界之景象

第十二章 天下一家的來臨
第十三章 和平的方法:東西之混同
第十四章 訴諸戰爭:西方一定獲勝
第十五章 美國之命運
第十六章 歐洲底份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