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班雅明:多重面向》書摘
我們往往因為班雅明的文字很容易閱讀(就讀者而言),以致於難以理解它們的深奧性(換言之,在班雅明看來)。這句話似乎確認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班雅明本身對於歷史(或至少對於跟歷史有關的種種)的熱情,驅使他提筆寫下他的著作裡的一切。然而,他的寫作所呈現的意象 (figure) 卻愈來愈縹緲曲折,並且還拋出一些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

您在這裡

難度:
2

文 / Fredric Jameson

這位辯證學家所關切的,就是讓世界史的陣陣吹風漲滿自己的船帆。對他來說,思考意味著張起自己的船帆,而其中的關鍵則是張起船帆的方式,至於詞語不過是他的船帆罷了!正是船帆張起的方式把船帆的詞語變成了概念。(IV, 176; V, 591)1

我們往往因為班雅明的文字很容易閱讀(就讀者而言),以致於難以理解它們的深奧性(換言之,在班雅明看來)。這句話似乎確認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班雅明本身對於歷史(或至少對於跟歷史有關的種種)的熱情,驅使他提筆寫下他的著作裡的一切。然而,他的寫作所呈現的意象 (figure) 卻愈來愈縹緲曲折,其中的多重寓意便紛紛把我們導向互為相反的方向,而讓我們無所適從,並且還拋出一些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比方說,水手如何利用船帆捕捉到的風力來對抗船身下方反向流動的潮水,如何在行船時搶風調向,以及如何依照船舶大小來配備帆、桅、繩索等船具這些問題。

由於隱喻 (metaphor) 本身已直接且立即和指涉對象同一化 (identification),因而能夠「去敘事化」(denarrativize),相較之下,歷史的陣陣吹風當然是一個傳統的意象。不過,這個傳統的意象卻成為其他意象所使用的原始材料,而它們所產生出來的東西,卻是一份教導人們如何操作船舶的使用手冊,而非一張賦予人們航行方向感的地圖。當我們無法統合地解讀班雅明作品時,代表詞語的船帆便因為風力減弱而無法鼓脹起來,詞語的語意便逐漸消散,船隻也因而停滯不前。於是我們開始察覺到,我們在班雅明作品裡所讀到的,並不是隱喻,而是寓言 (allegory; Allegorie) 2。寓言是一種憑藉區隔和差異才能存在的、且終將發生演變的形式,因此,不同於憑藉與指涉對象之同一性 (identity) 而得以存在的隱喻。

若要張起詞語的船帆,當然得靠繩索。班雅明便想透過這些繩索——也就是可操作的意象——傳達出我們所相信的種種批判性符號或理論性語言。但是,張起詞語之船帆的繩索卻受制於當前的時代環境, 也就是受制於政治局勢, 由此可見, 這些繩索是實用主義 (pragmatism),而不是哲學的相對主義 (philosophical relativism)。實用主義不會致力於達成批判性符號的融合或前後一致性,實際上正好完全相反:實用主義會設法讓批判性符號適應人們所面對的時局、危機和需求。另一方面,實用主義還訴諸計策、謀略,以及敏銳而切實的察覺,以便有效利用多重性和批判性的符號與意義系統來捕捉歷史的陣陣吹風。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班雅明在寫作的生涯裡,雖曾修改他所表述的意象,卻從未改變本身的出發點,但是,他在身後所留下的某些可明確論證的文句卻受到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1930-2004) 論述的無可確定性 (undecidabilities) 的干擾。另一方面,身為思想家的班雅明會不停地干涉身為作家的班雅明,反之亦然,這樣的內在衝突便導致他以不同的詞語來表述和鋪陳他的概念。因此,讀者閱讀他的著作,宛如走在鋼索上一般。然而,他使用詞語的游移不定,卻使他的作品富有創造性, 因為, 這種書寫方式增強了空間 (space) 與現世時間性 (temporality) 3之間的張力。當這股張力處於極限狀態時,我們便得以窺見對立雙方之間的中空地帶,即「停頓靜止」(standstill; Stillstand)。

「停頓靜止」是班雅明思想的著名概念,而人們在窺見「停頓靜止」的那一瞬間,已分不清什麼是歷史,什麼是當下的此刻。我們將在本書中看到,班雅明曾使用不同的語言來形容這股張力的特徵,不過,我們如果勉強地接受——即使只是暫時地接受——其中某一種語言,我們便無法窺見其中的「停頓靜止」,而只能看到一種被人們泛泛而談的停頓狀態,換言之,只能把班雅明的用語或概念具體化,只能以描述的方式來書寫班雅明。至於波特萊爾以典型的具象語言註解現世短暫易逝的「現代」概念(「藝術的一半是……暫時性、偶發性與變化無常,而另一半則是永恆與歷久不變。」)就和其他的「現代」概念一樣,對於我們掌握班雅明思想的特色很有幫助。

這艘船正在移動,但它不只受到歷史陣陣吹風的推動。我們雖然無法控制氣流,卻可以張起船帆來捕捉風力,從而掌控自己的命運(譯按:即船隻的行駛)。不過,這個行船意象只會讓我們提出更多問題,卻無法解決問題;無論如何,我在本書一開頭談到這個意象,不僅可以把歷史概念問題化,還可以把我們的注意力從歷史是否具有發展方向,轉向如何記錄歷史的發展方向(假定歷史有其發展的方向)這個問題。後者的答案只能在次要的歷史實驗裡獲得確認,而這全端視我們的歷史概念能呈現多少的史實性 (historicity)。

由於歷史就是變遷本身,對於這個事實的察覺,或許也讓我們本身的歷史概念,更傾向於歷史的起伏不定與變化無常。因此,當我們從歷史的變動性來質疑歷史的概念化,而讓自己回到歷史的意象化 (figuration) 時,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文本 (text) 已不只是文本本身的呈現,和一些空洞的內容:畢竟歷史的文本確認了過往某個時刻的歷史內容的多變性與短暫性,而且還顯示本身的時間結構正是過往時間裡的某一片刻。所以,我們必須暫時從時間層面,掌握這種涉及空間的歷史意象的易變性。

※ 本文為商周出版提供之文摘,摘自Jameson, F., & 詹 明信. (2022).  班雅明:多重面向. pp.14-18。

  • 1. 譯註:出自班雅明的《採光廊街研究計畫》一書。
  • 2. 譯註:班雅明的寓言不同於一般所謂的寓言,也就是那些含有道德教訓或人生智慧的短篇故事。班雅明的寓言在於呈現悲慘、苦難和崩毀的廢墟世界,因為,世人只有認清現世的悲哀和轉瞬即逝,才能看到彌賽亞救贖的希望。
  • 3. 譯註:也就是非永恆的時間性。
商業周刊出版社(Business Weekly Publications) 創立於1987年,原為商業周刊雜誌的出版部門,初期以出版商管專業書籍為特色。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