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異語】不要再說太可惜!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異語

不要再說太可惜!

Q:為什麼選擇念哲學? A:高中上國文課時因為喜歡反問老師問題而被老師說很適合去念哲學。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問問題不會被處罰,所以蠻開心的,「哲學」兩個字因此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自己那時對法律、歷史比較有興趣,但家裡覺得法律很複雜,相較起來還不如讓我去念哲學好,所以後來填志願時就只有填哲學系。大學時常和好同學們一起坐在學校一棟老舊木建築的陽台、伴著午後陽光透過的綠葉、聞著舊舊的木頭味,...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Q:為什麼選擇念哲學?

A:高中上國文課時因為喜歡反問老師問題而被老師說很適合去念哲學。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問問題不會被處罰,所以蠻開心的,「哲學」兩個字因此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自己那時對法律、歷史比較有興趣,但家裡覺得法律很複雜,相較起來還不如讓我去念哲學好,所以後來填志願時就只有填哲學系。大學時常和好同學們一起坐在學校一棟老舊木建築的陽台、伴著午後陽光透過的綠葉、聞著舊舊的木頭味,一起聊文學啊、小說、泰利斯啊、一些哲學思想~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Q:為什麼繼續念研究所?

A:大四時上了應用倫理學,接觸了複製人、動物權利……等等的倫理議題,但和同學討論時講不過他,結果我就自己跑去圖書館找相關的書來看,終於可以回應同學的質疑,自此就開始會比較深入去思考我有興趣的問題,並選擇報考了研究所。

我的求學過程中一直遇到幫助我的老師,雖然我自己比較反權威,但卻和一些老師有很多意外的緣份。研究所指導老師用心教導讓我學習到很多、不管在學業或生活上都給我很多指引。所以我也會想當這種為學生著想的老師,加上也想要有穩定的生活收入,所以研究所時也開始修教育學程和實習,想說拿到碩士學位就去當高中老師,家裡也這樣期待。不過那時候心裡總是很掙扎,雖然想要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但總覺得自己關心的問題還沒有完成,到現在還是這種感覺。那時候心裡不想接受這樣的安排、自己也有理想要完成,甚至有考慮去國外接受訓練,不過家裡很反對我繼續念博士。但因緣際會下還是去報考國內博士班了。

Q:哲學對你的影響是好是壞?

A:我不否認念哲學有好處,但可能是因為我念的學科吧!我覺得哲學在我面對人生的問題上比較沒有幫助。因為我曾經在我低谷的時候發現哲學那種縝密的思考雖然在大腦思考上過得去但心過不去,所以在面對人生困難時我反而比較依賴我的信仰。但在我所關心的倫理議題上,不管在我自己的思考上或是與他人論理的互動上,哲學的幫助就很大。哲學的好處在於讓世人面對實際上的問題時會知道在討論什麼和重點在哪。我常覺得台灣人在公共議題上缺乏開放理性的討論、答非所問、文不對題,這裡其實很需要哲學素養。因為哲學的訓練,讓我在參與討論時,常常扮演那個將大家拉回問題點的人。哲學讓我對問題的看法很清楚,能扣緊重要的問題。

撇開環境、是不是可以賺錢的問題,哲學對我的影響是好的,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在面對人生重大挫折時,因為思考的訓練,那種感受會密密麻麻地一直湧上來,所以其實我是透過信仰來釋放這些感受,而不是用頭腦一直做繁複的思慮。

Q:信仰和哲學對你有衝突嗎?

A:如果要很仔細地去做哲學分析的話,確實是會有困擾,但其實我把兩者分的很開。對我來說,我會覺得世界上有太多事情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也不是哲學可以解釋的。在面對人生時我們可以解釋的也只是用我們所學的去分析,但人生中有很多無法解釋的高山和低谷。能讓我過得去的是神的話語、安慰我的心。不是邏輯的思考或分析的思考可以安慰我的心。所以我曾經有一度很痛苦就是,在我面對挫折時我有很多思考、很多感受,可是我的心過不去,我的大腦可以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但是神的話語才讓我的心感受到被同理;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愛跟情感去面對我的心。

所以我覺得人遇到的衝擊和挫折,對我來說就是上帝在掌權,我會將這些難過交託給祂。我知道我們念哲學的很容易去挑戰上帝的存在。但假如今天面對的是親人的過世、生命的失落、童年或各種的傷害,我覺得哲學不一定可以幫助他走過來,哲學沒辦法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禱告和神的愛可以幫助他去面對,因為我相信人生問題的最後根源是愛。

Q:現在博士畢業了有什麼打算?

A:唸書時看到學長姊的情況蠻艱難的,所以畢業前就有心理準備不會在大專院校有教職,但真的畢業時感受是不一樣的,面對實際狀況時失落感是很大的。親朋好友會覺得你念哲學沒工作,為什麼當初又還要念。

這和我一開始決定念博士時的想像落差很大。老師也會問說畢業後要做什麼,我回說沒有要做什麼,做什麼都可以。有些老師會說要繼續啊!不然很可惜。但我能怎麼樣呢?大環境就這樣啊!老師們對此也無話可說。

但我漸漸體會到這是我的選擇,好或不好都要勇敢接受,包含負面的批評。往好的方面想,念哲學對我來說比較是興趣和對弱勢生命的關懷,是達到我理想的立基點,不一定要當教授才可以達到理想。所以說雖然學歷無用但哲學還是我的寶藏;信仰也是我很大的力量和幫助、慢慢讓我平靜安穩。雖然我讀了博士沒有教職但我的價值並沒有因此被否定。

Q:對哲學圈有什麼建議?

A:大學哲學系的老師們除了讓學生感受思考的樂趣之外,應該也要常常讓他們意識到哲學和實際生活可能有的落差。唸書時要培養第二專長,因為哲學畢業的路可能很窄。博士畢業不保證大學教授,所以學界的老師們應該建立一個輔導機制,在同學們念碩士時就要協助他們思考念博士的好處和相關風險,對博士畢業的人則要告訴他們畢業後是否有往其他職業發展的可能。

我覺得我們博士畢業很大的失落就是說我們已經被訓練這樣思考、花了這麼長時間、也發表和累積了很多,如果沒有教職,等於是要放棄過去的努力。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有一個輔導機制去幫助我們面對「放棄也是一種勇氣」的想法,也不需要因為這樣的放棄進而否定我們之前所做的。我們也不是魯蛇,因為環境就這樣,然後安排大家往另外的可能性發展。這是我認為學界可以比較負責的做法,也希望看看老師們願不願意用影響力,透過機制的建立將資源整合來幫助博士生。我覺得老師們也要做一些理性的選擇,不要因為你喜歡就叫學生念,應該將資源集中給需要或適合研究的博士生和畢業生。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