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
◤泰瑞‧伊格頓◢
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
關於悲劇這門藝術形式,經過歷代西方哲學家與學者的闡述,看似該說的都說完了。有人認為,悲劇作品不再與崇高或英雄有關,還一度出現「悲劇已死」的說法。
然而,伊格頓認為,悲劇沒有死亡,還說:「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在本書中,伊格頓從文學、哲學、戲劇、心理、政治、宗教等多重角度,為讀者爬梳了悲劇在西方各時期的演變及美學意涵,同時援引大量的資料佐證,包括劇作家索福克勒斯、艾斯奇勒斯、莎士比亞、易卜生的作品,以及多位哲學家如叔本華、尼采、黑格爾、班雅明、齊澤克的論點;他也格外關注悲劇的意識形態面向,並揭示悲劇藝術與現實生活悲劇之間的深層連結。
雖然對現代人而言,悲劇這門藝術屬於小眾,但伊格頓仍希望透過本書,使悲劇成為一般大眾能欣賞的藝術形式,並且能夠正視悲劇的意義與價值。
泰瑞.伊格頓 Terry Eagleton
當代知名文學批評家與文化理論家,馬克思思想研究權威,英國國家學術學院院士。目前為蘭開斯特大學英國文學系客座教授。他的思想及著作在當代西方美學界影響深遠,有人將他和美國的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德國的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並稱當今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界的三巨頭。
至今已出版超過五十本著作,主題遍及文學理論、後現代主義、政治、意識形態、宗教等領域,知名的作品有《文學理論導讀》、《美感的意識形態》、《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理論之後》、《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如何閱讀文學》、《論幽默》等。
黃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如何閱讀文學》、《教父》、《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阿基里斯之歌》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