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儒學開山者熊十力經典代表作!
本書是熊十力的代表作,標示其哲學思想體系正式成形。
本書內容原以文言文寫成,為熊十力於民國十一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佛教「唯識學」過程中,對唯識學漸由懷疑而至批判,最終開創其別出心裁的「新唯識論」哲學體系。經過多次修撰,於民國二十一年出版《新唯識論》文言文本。民國二十七年起,將《新唯識論》譯為語體文,於民國三十三年正式出版語體文本。
書中,熊十力繼承唯識宗「萬法唯識」思想,認為「識」或「本心」為宇宙本體、萬化根源,並在唯識宗「阿賴耶識」、「種子」說的層層破斥基礎上,建立其「體用不二」本體論,亦由此出發,獨創「翕闢成變」宇宙論及「性量分殊」認識論,構成其哲學思想體系。
《新唯識論》以佛家思想出發,兼融各家學說,亦吸取西洋哲學觀點,加以分析、評論,正如熊十力自評本書為「自成體系,入乎眾家,出乎眾家,圓融無礙也」。
熊十力(1885年2月18日-1968年5月23日)
原名繼智、升恆、定中,後改名十力,字子真,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今黃岡市團風縣)上巴河鎮張家灣人。幼時因家境貧困,在家自學,後受「維新派」影響,萌生革命之志而從軍,曾參加武昌起義、護法運動。護法運動失敗後,專心學術一途,先後任教於武昌文華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民國九年,熊十力經梁漱溟介紹,至南京支那內學院,師從歐陽竟無學佛教「唯識學」。民國十一年,應蔡元培之邀,至北京大學講授「唯識學」,《新唯識論》初稿漸成形。
面對清末民初西學衝擊,傳統儒學價值體系崩壞之時,熊十力在中國哲學基礎上,吸取西洋哲學唯物、唯心等觀點,建立其獨有的本體論、宇宙論,主張「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蘊極大力量,可以創造、生化出整個人文世界,重建儒學的本體論,奠定現代新儒學的哲學形上學基礎。
著名學者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皆為熊十力學生,《大英百科全書》譽其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哲學家,著有《新唯識論》、《佛家名相通釋》、《論六經》、《原儒》、《體用論》、《明心篇》、《十力語要》、《讀經示要》等。
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
初印上中卷序言
附原本緒言節存
附筆札
卷 上
第一章 明 宗
第二章 唯識上
第三章 唯識下
第四章 轉 變
卷 中
第五章 功能上
第六章 功能下
卷中後記
卷下之一
第七章 成 物
第八章 明心上
卷下之二
第九章 明心下
附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