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關懷倫理學16堂課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魯迅與關懷倫理學16堂課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吳, 秀瑾
    出版社: 致出版
    出版年份: 2022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作者希望本於《魯迅全集》的研究不僅可以揭示魯迅的全貌,還要仰賴其對於苦難的同情與對人間的關愛下所倡導的教育與制度改革,對於當前社會結構中積弊的改革仍然有大益處,諸如:堅如磐石的父權家庭制度、不平等的兩性(經濟)社會地位、知識等級分明的科舉式教育、只著重於文言文的「國語」教育、相當偏狹的通識教育,以及在考試制度下被犧牲的美學教育。

    作者還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魯迅是“陽光暖男“外,也還能夠在大陸已經有恆河沙數的魯迅研究上,增添魯迅研究的「不同的聲音」。最後,作者還要憑藉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韌性戰鬥精神,以厚實處於邊緣、弱勢與次文化的關懷倫理學所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本書特色

      ▌一本結合文學、哲思、性別與倫理研究的深度剖析專書。

      ▌解析魯迅銳利的筆鋒內隱藏起的關懷與溫情。

    作者簡介

    吳秀瑾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學士,美國天普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2012年赴美國喬治城大學「甘迺迪倫理學研究中心」進行短期休假研究。

      主要專長領域為傅柯(Foucault)與布爾迪厄(Bourdieu)比較研究、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生命倫理學與知識不正義。

目錄

引言

第一堂課:魯迅論性平等、愛情與婚姻

第二堂課:魯迅論家庭改革:愛的三部曲

第三堂課:魯迅論教育:兒童、性別、文字改革、通識與美學教育

第四堂課:母育行思:諾迪克(Sara Ruddick 1935-2011)

第五堂課: 關懷倫理學的精神根源:西蒙‧韋伊(Simone Weil 1909-1943)

第六堂課:精神戰士的開刀術:魯迅與韋伊

第七堂課: 不同的聲音:吉利根(Carol Gilligan 1936-)/也談魯迅論關懷的差等之愛

第八堂課: 關懷關係為本的教育大改造:諾丁斯(Nel Noddings 1929-)

第九堂課: 信賴道德觀(Morality of Trust):貝爾(Annette Baier1929-2012)

第十堂課:關懷倫理學的規範性:黑爾德(Virginia Held 1929-)

第十一堂課:愛的勞動:基特(Eva Kittay 1946-)

第十二堂課: 與關懷倫理學共舞:艾利斯楊(Iris M. Young 1949-2006)

第十三堂課:古已有之:當代儒家關懷倫理學的群譜

第十四堂課:再論古已有之:對當代儒家關懷倫理學的駁詰

第十五堂課:三論當代儒家關懷倫理學:知識肯認策略的知識不正義

第十六堂課:關懷倫理學的制度改革篇:照顧正義

參考書目

附記:我的父親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