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題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哲學問題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Russell, Bertrand
    譯者: 張, 雅婷
    出版社: 暖暖書屋
    出版年份: 2023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最簡明扼要的哲學入門書
    心靈習慣了哲學沉思的自由和公正,
    那麼在行動和情感的世界中也會保留某些相同的自由和公正。

      人生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我們如何證明有獨立存在的外在世界?

      到底有沒有物質這種東西存在?

      物質只是心靈活動的產物嗎?

      我們獲得知識的來源是什麼?

    世界上有沒有那種毫無理由質疑的明確知識呢?這個乍看之下不難的問題,事實上卻是我們所能提出的最困難的問題之一。當我們在尋找一個直截了當而且信心十足的答案途中,明白會遭遇到種種障礙時,我們也就準備好著手去研讀哲學了,因為哲學就是嘗試去回答這種終極問題。

    羅素在本書中試圖為這些哲學問題創建一個易於理解並具啟發性的指南。他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去探究所有這類問題之所以令人費解的原因,並且釐清一切我們日常想法底下潛藏的含糊與混淆之後,以批判的方式試圖去找出答案。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應該研讀哲學,是因為問題本身的緣故。因為這些問題擴展了我們對於可能事物的見解,豐富了我們知識思維的想像力,並且減少了讓心靈停止思辨的教條式保證。」

    這是一本生動活潑的哲學入門書,也是羅素眾多著作中廣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內容不僅清晰好讀,且通俗易懂,可以化解外行人以為哲學思考會過於深奧和崇高的錯誤印象。本書不僅適用於學生,也適用於普通大眾,更是對哲學感興趣者的必備讀物。

    本書特色

      ◎全新中文譯本

      ◎本書很適合作為哲學入門的基本讀物或教材。

    專文導讀

      米建國(東吳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推薦書評

      ◆簡明扼要,沒有專門術語,對於原本並不了解哲學知識的普通讀者來說,十分清晰易懂。——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本書以一種能引發任何有潛在能力關注哲學主題之人對其感興趣的方式,來討論這個主題。──《紐約時報》書評

      ◆歷經數十年之後,本書對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問題依然是最簡明、清晰的介紹。──保羅.奧爾斯坎普(Paul Olscamp),西華盛頓大學。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和社會評論家,他是邏輯分析方法和現代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聲譽卓著,也是二十世紀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

    他出身名門貴族,雙親早逝,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十六歲前接受家庭教育,童年孤寂。一八九○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和哲學。一八九五年以論文《論幾何學基礎》獲得劍橋大學研究員資格。一九○八年成為三一學院研究員並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一九一○年起與恩師懷德海(A.N. Whitehead)合作,發表三大卷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對數理邏輯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一九一一年當選為亞里斯多德學會會長。一九五○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曾有四任婚姻,是個不可知論者,也是和平主義者,曾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被劍橋三一學院開除。晚年極力反核和反越戰,一九六四年創立羅素和平基金會。

    著作等身,計有六十餘部書和二千多篇文章,涉及哲學、數學、科學、社會、教育、倫理、歷史、宗教與政治等各個領域。著作包括《贏得幸福》、《自由之路》、《中國問題》、《懷疑論》、《婚姻與道德》、《權力:一種新的社會分析》、《西方哲學史》、《羅素回憶錄》、《人類有未來嗎?》等。

    譯者簡介

    張雅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道德心理學,語言哲學,行動哲學,後設倫理學。譯有:J. L. 奧斯汀《如何以言語行事》、羅素《贏得幸福》。

目錄

米建國:羅素的《哲學問題》導讀
序 言

第一章 表象與實在
第二章 物質的存在
第三章 物質的本質
第四章 觀念論
第五章 親知知識與描述知識
第六章 論歸納法
第七章 談我們對普遍原則的知識
第八章 先驗知識如何可能
第九章 共相的世界
第十章 談我們對共相的知識
第十一章 論直觀知識
第十二章 真與假
第十三章 知識、錯誤與可信意見
第十四章 哲學知識的極限
第十五章 哲學的價值

書目備註
譯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