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人生乃是一種重複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人生乃是一種重複

《論重複》書摘
希望就像一件新衣,漿得既筆挺又鮮豔,看起來很奢華,沒有試穿過,可你不知道合不合身。記憶像一件被丟棄的衣服,儘管多麼新鮮亮麗,就是不合身,只得扔了。重複則像一件永遠穿不壞的衣服,穿起來總是那麼合身那麼舒適,不但穿不壞,還不會變樣過了時。

您在這裡

難度:
2

文 / 齊克果 (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流派,伊利亞學派 (Eleatics),他們主張「不動」的哲學觀念,到了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 (Diogenes),他對此一哲學觀念持反對態度,但他什麼都不說,只是在一個房間裡持續不斷來回走來走去,藉此來表達他的反對態度。我有一陣子很忙,老是做些相同的事情,我突然想到,這樣不停地重複,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我進一步想到,我想再走一趟柏林,我以前去過那裡一次,我如果照以前的方式再走一遍,看看會產生什麼新的意義出來,想一想這樣的重複行為在現代哲學上會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那陣子,我在家裡什麼都不做,整個腦筋都圍繞在這個問題上面打轉。我首先想到「重複」正是古代希臘人所謂的「記憶」,他們認為所有的知識乃是一種記憶的現象,而現代哲學更進一步教導我們,人生乃是一種重複,在現代哲學家當中唯一一個真正探索過這一問題的是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一六四六~一七一六)。重複和記憶有著相同的動作,只是方向相反而已,記憶是一種已經形成的東西,是一種不斷往回累積的重複,而真正的重複則是往前的記憶。重複處於動態,總是令人感到快樂;記憶則否,記憶大多令人感到不快樂。因此一個人總是不顧一切想要不斷往前生活,不願意停留在過去而徘徊不前。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過,只有記憶裡的愛才是真正快樂的愛,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為記憶裡的愛一定包括了最不愉快的愛,只有重複的愛才是真正愉快的愛,它起先也許和記憶的愛一樣,不為希望和錯覺所干擾,也不含有記憶之愛的憂傷成分,卻擁有記憶之愛所沒有的當下的至福感覺。希望就像一件新衣,漿得既筆挺又鮮豔,看起來很奢華,沒有試穿過,可你不知道合不合身。記憶像一件被丟棄的衣服,儘管多麼新鮮亮麗,就是不合身,只得扔了。重複則像一件永遠穿不壞的衣服,穿起來總是那麼合身那麼舒適,不但穿不壞,還不會變樣過了時。

希望像個漂亮女孩,卻老是讓人抓不住,記憶則像個不合時宜的美麗老女人,重複像個可愛的妻子,永遠不會令人厭煩,只有新的東西才會令人煩膩。我們對老的東西永遠不會感到厭煩,我們在面對老的東西時總是感到快樂,因為老的東西永遠離不開重複,一個人只有在面對重複的東西,不欺騙自己說他所面對的是新東西,他所感受到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我們需要年輕去希望和去記憶,但是如果想要重複,我們需要勇氣,一個只要希望的人最後會喪失膽識,一個只要記憶的人則最後必失落於乏味的生活深淵,但一個勇於接受重複的人,他必然是一個真正的個人,一個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如果他能夠更進一步深入理解他這樣做的意義,他必然更加深入成為一個真正活著的個人。

一個不能理解「生命就是重複」的人,他當然不能理解這種生命的重複之美,最後就只能莫名其妙面對死亡。希望乍看是很有魅力的東西,事實不然,希望從未滿足我們的人生,記憶充滿哀傷,更是從未滿足過我們,但重複像是我們每日所需的麵包,不斷滿足我們。我們要是願意仔細去審視我們的存在現象,會發現我們過的是一種重複的生活,並且以此為樂,同時盼望繼續永遠過這樣的生活。任何人在開始生活之前,如未事先好好審視生活一番,他就不可能了解生活,當然也就不可能了解,人生原來是一場重複。

也許有人審視了生活,卻對生活產生厭煩,我只能說,這些人天生體質不良,無法適應生活的重複,他們的生活最後失敗了,可是理解生活的重複的人,他存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非常的好。他絕不像追逐蝴蝶的小孩,什麼都要新鮮,他絕不想踮起腳尖,想要看盡全世界的奇景異俗,也不像坐在黯淡燭光下織布的老婦人,腦子老是跌入過去的回憶,他就是靜靜地融入生活,不斷和重複打交道,樂在其中。

試想,我們的生活要是少了重複,會怎麼樣?有誰願意當一張小石板桌上面的石板,無時無刻讓人記錄世界新發生事件,或是當一塊專門記錄過去事件的紀念碑?誰願意被老是干擾靈魂的娘娘腔的東西催促著飛快行動?如果上帝自己不喜歡重複,祂就不會創造這個世界了,祂大可把他心中的所有計畫藏在記憶裡或依自己簡單的希望來行事,他並不想這麼做,所以他就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一個有著許多重複的世界。

重複可以說是存在的事實和必得面對的現實,能夠接受重複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這是我的個人意見,其額外意思就是,你如果要好好誠摯地生活的話,就不要只是躺在沙發上,什麼都不做,或在公司裡只是掛名顧問,或掛名諸如騎術教練之類的名號,名尊位高,實際上什麼都不做,在我眼中看來,這些都是笑話,而且都是不好笑的笑話。

※ 本文為九歌出版社授權刊登之書摘,摘自Kierkegaard, S. Aabye (2024).  論重複. pp.13-16,文章標題由哲學新媒體編輯團隊所下。

1978年,作家蔡文甫秉持著「只要好書,就會出版」的理念,創辦九歌出版社。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