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善與惡

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體論、交互主體性與價值吊詭
  • 難度
    3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任, 博克 ; 吳, 忠偉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7532545490
    出版年份: 2006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本書的全部只是揭示了這位僧人在一封信中所寫的八字之言即「魔外無佛,佛外無魔」的哲學意蘊。在導論的後半部分,我選取了這段話所出現的文本並且對構造此句話的教義語境作了一初步分析。但在某種意義上說,本書全部是對一個更為完整語境(這一觀念在此語境中被理解)的漸次推進和解釋,而接下其他一些討論的目標和關注點只是對這句話的目的、意蘊以及推理的更好理解。這樣在開始之前,我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何把這一觀念看得如此重要與富於意義,值得我們這樣深切關注。

目錄

作者前言
譯者前言
致謝與體例
第一章 導論:問題
 價值對立的問題
 一個價值空無的世界
 反道德律的
第二章 價值、交互主體性和整體:哲學參數與中國的背景
 第一部分 整體論——界定與區分中
  交互主體性與漢語整體論
  作為焦點和場的物體
  一中論、多中論和遍中論的意蘊
 第二部分 價值
  價值吊詭一般理論的反思地基
  工具價值和終極價值的倒置金字塔
  漢語修辭中的吊詭
  早期中國思想中的整體論的應用及其價值論的結局
第三章 印度佛學的價值與反價值
第四章 天台基礎:遍中整體論
 第一部分 基礎
  四教與三諦
  三軌
  十如
  十界
  相待妙與絕待妙
  開權顯實(轉化性的再脈絡化)
  一念三千/性具
 第二部分 后期天台的轉化史思考
  華嚴宗與「性起」
  《楞嚴經》與早期禪宗中的「清凈心」
  湛然復興天台
  山家/山外的分裂
第五章 知禮理解的天台傳統中的交互主體性
 自行即化他
 感應
 交互主體的遍在
 作為山家山外之爭焦點的交互主體性的首要性
第六章 天台思想中的價值與反價值
 第一部分 智(豈頁)湛然思想中的善與惡
  天台方便論的價值吊詭結局
  性具惡的道德利益及智(豈頁)對反道德律的質疑
  湛然論性惡與修善
 第二部分 知禮的價值吊詭概念
  交互主體性的基礎:惡的不可去除及與善的相即
  究竟蛄蜣
  知禮與智(豈頁)、湛然的比較
  與山外的比較
  反對與回應
  知禮的修惡
第七章 為何要說惡這樣的好:結論與意涵
 形而上學的意涵
 知識論的意涵
 倫理動機與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