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自由與意義——從查爾斯·泰勒的《本真性倫理》看香港青年的現代困境 | 哲學新媒體
時事評論

自由與意義——從查爾斯·泰勒的《本真性倫理》看香港青年的現代困境

「我就是我」或「做自己」是現代人常掛口邊的至理名言,按自己的選擇行事,過一個自己認為美好的生活,不受他人批評,才能追尋「真我」,這似乎是現代人的常識及直覺,不容置疑。...

您在這裡

難度:
3

「我就是我」或「做自己」是現代人常掛口邊的至理名言,按自己的選擇行事,過一個自己認為美好的生活,不受他人批評,才能追尋「真我」,這似乎是現代人的常識及直覺,不容置疑。但當代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批判分析這種「現代性」獨有的想法,值得我們一同反思。

查爾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在《本真性倫理》(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中提出現代性 (modernity) 的隱憂和解決方向。1他認為現代性打破了前現代的「存在的大鎖鏈」(great chain of being) 及「秩序」(order),2使從前「安身立命」於大秩序中的自我和他者(包括社會、環境及他人)從此脫離昔日被給予的神聖位置和角色,從而產生三個現代性隱憂: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及其意義的失落 (loss of meaning)、工具理性的主導 (primacy of instrumental reason) 及政治上失去自由及碎片化 (loss of freedom and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面對這些隱憂,泰勒在《本真性倫理》提出一個與前人不同的嶄新立場。他對現代性的看法不是像新保守主義學者布魯姆 (Allan Bloom) 般反對,也不像赫爾德 (Herder) 般支持,亦不是採取中立態度:

我們需要的不是全盤推翻及全面擁抱,也不是小心找出平衡好壞後的中庸之道,我們需要的是恢復的工作。3

他所說的恢復工作就是為現時「空洞」的個人主義、工具理性及政治模式恢復它們應有的道德視野 (retrieval of moral horizons ),從而提供一個更豐富和深入的版本 (fuller and deeper modes)。也就是以更有意義的真我(authenticity/be true to oneself)、更有目的的工具理性及更自由的政治模式,取代現時扁平狹窄的版本 (flatten and narrow modes)。泰勒認為現代性所高舉的個人真我、工具理性和自由主義政治其實都是自我推翻,因為現代性同時高舉的道德主觀主義 (moral subjectivism) 和軟性相對主義 (soft relativism) 只會拆毀真我、工具理性和自由主義的基礎。4

新一代的意義失落

我認為泰勒對現代性隱憂的首兩個描寫可以應用在今天香港青少年的處境5——我會形容他們的處境有如尼采所說「悲慘的舒適」(pitiable comfort)。特別在這幾年,智能手機及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所有活動如購物、唱 K 及看電影等,都可以一個人在家中進行。雖然他們在一切娛樂和感官刺激上都得到史無前例的享受,但弔詭的是,他們似乎不太滿足。

近幾年學生自殺率一直很高,從他們常到的網上論壇看到的言論、創作的圖畫及二創歌曲可以知道,他們似乎比昔日的年青人更覺孤獨及空虛。在此文,我會用泰勒對現代性分析看近年的學生自殺潮及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渴求,從而解釋他們的現代困境。

學生自殺潮

近年,香港出現學生自殺風潮,有人甚至在網上的維基百科特別開設一個條目記錄這股趨勢,名叫「香港學生自殺事件列表」。當中統計了由 2015 年起至今所有大、中及小學的學生自殺數目,6這些數目「打破香港歷年學生自殺人數的紀錄,並引起社會關注。」7根據報導,學生自殺數字在 2015 至 16 學年有 41 宗,而到 2016 至 17 學年有 44 宗。香港教育局於 2016 年開了緊急會議討論事件

當然,當中有很多原因解釋這些數字,如傳媒的報導手法及自殺模仿效應,但我認為這些最多只是誘因而非主因。我認為學生自殺潮的主因跟現代性個人主義及其導致的意義失落有關,而近年社會出現的兩個因素更加劇了青少年的意義失落: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的普及,與身份認同危機。

泰勒對個人主義的分析

泰勒認為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是第一個現代性隱憂,縱然很多人說這是現代文明的最高成就。個人主義指的是:

人們有權利去選擇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按他們的良知決定他們擁抱的信念……而他們的前人昔日是不能控制的……他們不再需要為神聖秩序的超越要求作出犧牲。8 

但泰勒認為現代人處於一個矛盾 (ambivalent),就是當現代人從舊有的道德視野 (older moral horizons) 中掙脫出來,他們成功獲得個體自由,但同一時間,那些限制他們自由的道德視野(或枷鎖)也給予他們對世界及生活的意義。因此,從道德視野釋放出來的現代人伴隨著人生意義的失落。

泰勒形容這是一種追求自我滿足 (self-fulfillment) 的自戀主義 (narcissism) 及享樂主義 (hedonism) 文化,他們較少認同外在的道德要求及在關係上向他人付出承諾。9我們活在一個可以自由追求自我歡愉,但缺乏目的和熱情的世界,這是一種「悲慘的舒適」。10若人生沒有意義,所有生活方式都沒有價值高低之分,人有更多的自由也是徒然。在今天的香港,有兩種因素加劇這種隱憂。

智能手機對年青人生活的改變

現代科技的發展令我們的生活文化變得更個人,正如阿爾伯特·博格曼 (Albert Borgmann) 所講的「儀器範式」 (device paradigm) 取代了「多人參與合作」(manifold engagement)。11而我認為近年普及的智能手機社交媒體也進一步強化了現代人個人主義的生活文化,讓我們有更多的動機脫離真實群體。因為透過智能手機提供的娛樂足以令人獨自在家享受,而沒有動機進行群體活動,即使跟朋友相約吃飯,不少人大部份時間都是低頭看手機,在群體中仍享受獨個兒的時間。而智能手機多樣化的娛樂及操作上的方便能滿足現代人控制 (mastery) 及不斷自由選擇的慾望。因此智能手機使我們的生活比昔日更個人主義。

或許有人說社交媒體是另一種群體生活,但 2017 年一份研究指出社交媒體可能讓使用者更孤獨。 匹茲堡大學的 Brian Primack 形容:

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和社會孤立感已經達到流行病的程度。我們本質上是社會動物,但現代生活方式容易將我們分隔,而不是把我們聚在一起。社交媒體表面上看起來提供了填補社會空虛的機會,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它可能不是人們希望得到的解決方式。12

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是近多年受歡迎的科技產品,本身是為了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達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溝通目的。但當工具主義理性主導人們思考,已不存在其他實質理性 (substantive reason) 及目的,於是現代人把新科技「用到盡」,甚至破壞人們的正常社交和產生負面情緒。

身份認同危機

我們每個人都有身份認同的需要,但泰勒認為現代性使身份及認同 (identity and recognition) 的需要顯得重要。昔日(或前現代)的人也需要身份認同,但這從來不是他們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因為社會階級 (social hierarchies) 是他們得到認同和榮譽的基礎。這種榮譽像香港的大紫荊勳章一樣,不是人人都有,否則這榮譽沒有任何價值。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不再有榮譽的觀念,而現代理解的「尊嚴」(dignity) 是平等及普世的,這種平等認同 (equal recognition) 也是民主文化的核心。13

現代對本真性的重視破壞了昔日從社會而來的身份認同 (identification)。像赫爾德所說,身份認同呼喚我們發現自己原本的存在方式,即是它不能從社會產生,而必須由內而生 (inwardly generated)。但泰勒認為「由內而生」的身份認同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的身份認同不能在抽離的情況下找到,而需要從其他人和群體的對話和回應中發現出來。14

現代社會出現身份認同的危機,是因為昔日的認同是建基於已經存在的社會地位和階層,但今天身份認同的基礎轉移到內在個人,這基礎不是已經存在,而是需要與他人對話交流而建立。然而這個條件是可以失去的——這突顯現代人更易有身份認同的危機和需要。15

缺乏身份認同的基礎

昔日,年青人雖然難以在社會地位中建立身份認同,但可以在宗教(或上帝)、社會的共同價值 (common good) 及家庭中找到身份認同。但在現代社會中,宗教(或上帝)的地位已失去。資本主義的社會只剩下工具理性,教育制度也令學生視學業不再是追求學問及知識等價值,而只是幫助他們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的工具;而為了競爭,學校也把他們變成一部考試的工具。

家庭在個人主義的影響下也漸漸解體。香港統計處在 2016 年中期人口報告中指出,香港人近 10 年離婚率「飆升至創新高」。16因此年輕人只能從愛情及打電動等其他渠道找認同感。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及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表示,根據調查,學生自殺個案中有八成都有家庭問題。若年青人面對壓力,家庭是一個緩衝角色。但今天的現代社會,家庭不但解體,更成為年青人的壓力來源。17

此外,泰勒指出現代人在建制架構下不是活在沒有自由的鐵籠 (iron cage) ,仍可以透過建立共同目標去為工具理性的社會恢復道德視野。但年青人是仍在成長的社會弱勢,難以參與這恢復工作。我認為年青人是活在一個鐵籠中,被迫受現代性的個人主義影響,人生變得空虛及失去意義。正如存在主義學者羅洛梅 (Rollo May) 在《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 觀察到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空虛」(emptiness) 一樣。18他指出當人長期處於空虛的狀況中,會演變為病態和絕望。19人們在現代社會已慢慢衍生一種不介入及不感受的疏離狀態。20羅洛梅指出現代社會是一個分裂 (schizoid) 的狀況,現代人一方面著重向內 (inwardness) 找尋自我,另一方面也渴望向外找到他人的認同。

青少年的空虛及渴望關係

「空虛」令人更看重親密關係(特別是戀愛),因為這種關係被視為自我發現 (self-discovery) 及自我探索 (self-exploration) 的主要重心,是自我滿足的重要方法。此外,這也反映出現代人的身份需要透過戀愛關係被認同。21泰勒的分析可以反映在今天的香港青少年群體中,他們比昔日的年青人更看重及渴望親密關係。

早幾年,我們仍認為「單身煩惱」只是出現在 30 歲以上的女性身上,甚至有節目戲稱她們為「剩女」,而近年的電影《29+1》也展示這文化現象。然而,「單身煩惱」已出現在中學生及大學生身上,反映出個人主義影響日益增加。在大學生圈子,畢業時仍「A0」或「未出 pool」都是會被同學嘲笑和質疑的事。22有一些老夫老妻或恩愛情侶的帖子在網上出現,網絡潮語如「這些機會不是我的」及「首先,要有個女朋友」等已成為標準答覆。這些年青人用語反映不少人對單身的焦慮,這現象在情人節及聖誕節等節日特別明顯。

在代表不少青少年心聲的高登網上論壇中,有一個「毒男」社群。「毒男」一詞跟孤獨的「獨」語帶相關,是青少年自嘲自己的孤獨已進入中毒的病態境況。他們創作的改圖和改歌反映他們的內心孤寂。其中一首歌的歌詞是:

中秋你注定一人,無野食又無氣氛,返屋企注定鋪塵,去慶節又很愚笨,燭光的抖震,街邊的花燈,示意你這一生乜都無份。

這是一首每年中秋節在年青人網上世界中最熱播的「二創」歌曲〈中秋你注定一人〉,此歌已近 60 萬點擊,也有無數衍生的翻唱及沙畫版本,不遜於主流的流行曲,可見這歌在年青人心中的共鳴。也有修改中國古詩及畫作。這就成為了他們在中秋節的自娛節目。以下是部份畫作例子。

聖誕節夜晚在家上網。
對今天的年青人來說,情人節、聖誕節和中秋節令他們難以渡過。因為節日強調的愛、温暖和團圓都突顯了他們的空虛和寂寞。23聖誕節在網上熱播的歌包括〈孤毒聖誕〉〈聖誕悲歌〉〈Lonely Christmas〉等,每首歌的點擊次數都接近數十萬。24當中,〈孤毒聖誕〉的歌詞這樣寫道:

聖誕節到了,我卻哭了,連日高登巴絲,今晚一個不見。…聖誕這晚裡,我卻獨個上網,不俗嗎?

月圓的中秋節在家上網。
智能手機內五光十色的網上世界讓年青人充滿歡樂,但同一時間,他們寫的歌表示「獨個上網」十分悲哀。這反映出年青人不滿足於自由享樂,而追求有意義價值的人生,如真正的友誼。25對於有青少年輔導經驗的我來說,今天絕大部份的年青人被「孤單感」所困。正如我早前所說,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容易著迷不能滿足人的真實情感需要,因此我認為他們比以前的年青人更覺孤單及更需要愛。但在個人主義影響及渴望被他人認同的愛情是甚麼形態呢?

新一代渴望關係

工具主義理性是第二種現代性隱憂。當他者(包括社會、環境及他人)脫離舊有的道德視野,社會不再有神聖結構及建基於上帝的旨意,因此社會上的活動和資源變得任人取用 (up for grabs);包圍我們的動物和環境也沒有特別的神聖位置,它們也變成被我們不斷搾取的原材料,滿足我們的慾望。同樣,人際關係的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被工具主義理性所掩蓋,約化成效益計算分析,這種關係擁有效率性、可計算性、可操縱性及形式化的特色。這種關係可在部份年青人的新式戀愛關係中看到。

PTGF 及娘娘與兵

PTGF 全名是 "Part time girlfriend",即「兼職女友的服務」,有點像日本的援交少女,主要是幾年前在社交媒體 Instagram 中興起。Instagram 的香港使用者大多是中學生及大學生,因此 PTGF 關係的男女生大多是這個年齡層。當女性想做 PTGF,她們大多會把自己某個身體部份的照片(如腳或部份乳房)放在 Instagram,而當男性想找 PTGF,他們會把多張港幣 1000 元鈔票的相片放上 Instagram。近年也出現一種「娘娘與兵」的新型關係,這關係頗為複雜,主要是由多個男性在不同方面服務一位女性的關係。因此,娘娘有被多人服侍及崇拜的優越感,而男性則享受娘娘派發的「軍糧」,例如出外約會。

從以上的關係,我認為現代性高舉的工具理性及科技運用會導致「愛情和性的去魅」(disenchantment of love and sex)。愛情不再有如「天荒地老」般的神聖意義,婚姻和家庭更不會視為神聖秩序的一部份。相反,愛情只像到樓下街市買菜般,只有利益交換的交易關係,看重的只是能否以最少成本換取最大利益,而不是提供貨品的老闆是誰及他的心情。此外,性不再是跟一生伴侶內心深處的情感交流,而只是跟朋友吃飯一樣。性行為衍生的後果也可約化為科技可以解決的生理問題,如意外懷孕和性病的問題都可以由安全套、墮胎及醫學等科技解決。

在 PTGF 和「娘娘與兵」的關係中,男性獲得「戀愛感覺」或「性的歡愉」,女性獲得金錢、被寵愛及被需要感,各取所需。26而有別於昔日的愛情關係,PTGF 的「兼職和「娘娘與兵」的曖昧狀態能保證大家能享受愛情的好處(如被需要感及甜蜜)之餘而沒有愛情的「包袱」(如情侶的責任)。因此,愛情和性的背後已沒有任何神聖價值和人倫意義,只剩下個人慾望的享受,演變成現代社會才有的新型戀愛關係,就是「愛情契約」或「愛情主僕」關係。

個人主義式的戀愛現象為年青人帶來困境

對不少年青人來說,選擇 ptgf 或「當兵」都是一個不想單身但未有戀愛之間無奈的選項,試問若然已有全時間的正式伴侶,誰會甘願做一個沒有名份的兵或只能「購買」一個周末的拍拖感覺呢?因此有網民集合了不同流行曲,編寫一首〈兵仔之悲歌medley〉,道出未戀先失的心痛和辛酸。有趣的是,在他們心底裡,仍然嚮往有一個全時間的正式伴侶,甚至如果可以的話,有一段一生到老的愛情。

然而,在一個道德視野漸漸失落的現代社會,再配合個人主義及工具理性成為主流文化,愛情的內在價值如承諾、犧牲、付出已不被強調甚至不被提及,因此他們嚮往的「一生到老」定義已改變了,變成連環式 (serial) 的「一生到老」:當跟某人感情變淡或關係出現困難,就重新跟另一人一起「一生到老」,如此類推,不停轉換「一生到老」的對象,而不是「即使感情變淡或關係出現困難,我仍只跟你一生到老。」因此,今天的「一生到老」是在工具理性影響下重新定義。

也有些年青人仍嚮往後者的「一生到老」,只跟一人一生到老,但當他們看到今天的社會、身邊的人甚至自己的家人愈來愈多婚姻失敗的例子,自然對愛情的內在價值能否實踐出來抱有懷疑,加上仍受工具理性及個人主義影響,存在一種對愛情既嚮往又絕望的無力感

對一個有青少年輔導經驗的我來說,我觀察到今天一些年青人首先是缺乏自我價值及意義失落,因此渴望在親密關係中取得認同及自我存在的意義,但或許因為這個原因開始,關係維持不久就很快分手,重返缺乏自我價值及意義的起點,然後重覆地很快開始一段新關係,然後又分手、又開始、再分手、再開始,不斷在這循環中痛苦輪迴,可知不斷失戀是很痛苦的。27

最後,我看到他們最想解決的難題及出路,是「如何可以維持關係長一點?」(已經不奢求一生了)或者「拍極都唔夾,點先知係夾。」(不斷拍拖都找不到合適的人,如何才是合適?)我認為,恢復道德視野(如愛情的內在價值)才是回答他們這些問題的第一步,改變人的愛情視野。

結論

我在此文用泰勒對現代性隱憂的分析來了解近年香港年青人的困境,特別是他們對生命的絕望及親密關係的渴求。不少人認為年青人的絕望來自前路暗淡及政治和教育制度的不善,我不完全反對;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現代社會中失去意義及目的,以及家庭失效。若他們的人生重拾意義及目的,又有家庭作支援,我相信他們即使在學習壓力和前路暗淡的情況下,仍有希望及推動力繼續走下去。

  • 1. 我在本文引述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的中文字句是由我自行翻譯。
  • 2.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 3.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23
  • 4. 在現代性社會中,「真我」身份的重要性建立在個人選擇上,而價值也是單單由個人選擇的,不能被其他人批評,因此道德價值是主觀及相對於個人選擇,這是泰勒所反對的。
  • 5. 我所指的青少年是在中學至大學階段。
  • 6. 教育局只統計中小學生的自殺數字,但本文希望探討的青少年處境包括大學生。
  • 7. 參見香港學生自殺事件列表
  • 8.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2
  • 9.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55
  • 10.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4
  • 11.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7
  • 12. 〈孤獨所以刷 Facebook?研究指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可能讓你更孤獨〉,2017-03-08,《端傳媒》
  • 13.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46
  • 14.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47
  • 15.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48
  • 16. 離婚率創10年新高 年輕夫婦易「掟煲」,《星島日報》, 2017-03-26。
  • 17. 2017 年 3 月 3 日一名 13 歲男童自殺,男童母親在訪問中回想到兒子輕生前兩個星期少有地向她分享心事:「我十分難過,從小到大都沒有足夠父愛,他人就有爸爸,我知道媽媽好辛苦身兼父職,我都不可以太多要求!」」(粵語原文:「我好唔開心,由細到大都冇乜父愛,人地就有爸爸。我知道媽媽好辛苦身兼父職,我都唔可以要求咁多!」)這位母親自責未能及時發現兒子的不穩情緒,她只希望完成兒子遺願:「想兒子牽著爸爸媽媽的心,才離開這世界。」(粵語原文:「想阿囝拖住爸爸媽媽隻手,先離開呢個世界!」)於是,當事件發生後,有網民於 facebook 上載男童父親的照片,希望找到其父親,為他送別。這個媽媽指,在朋友協助下,終於找到前夫,希望可以一起送別兒子,完成他想一家齊整的心願。
  • 18. 梅, 羅洛., & May R. (2010).  愛與意志.
  • 19. 梅, 羅洛., & May R. (2010).  愛與意志. p.32
  • 20. 梅, 羅洛., & May R. (2010).  愛與意志. p.34
  • 21. Taylor, C.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p.45
  • 22. 「A0」和「未出 pool」是香港年青人用語,形容一個人至今仍然單身。A 取自 Available 第一個字母,指可以被追求,也就是單身。0 指過往拍拖的次數,A0 指一生人至今仍未拍拖,在年青人社群中是一個有如「怪物」一樣的負面形容詞。「未出 pool」也有相同意思,是指未離開單身的行列。
  • 23. 年青人最怕聖誕節,因為其節日氣氛維持最長,加上配合冬天,強化了他們的抑鬱及孤單。
  • 24. 甚至早在 2016 年 9 月已有人在歌曲下留言「報到」:「2016年報到區,由聖誕毒到中秋,提早兩個月嚟聽LLL」,而且有很多人留言和應。
  • 25. 這呼應較早前提及泰勒形容現代人有自由但沒有意義的矛盾。
  • 26. 近日網上論壇有一個女生分享一篇名為〈身為一個ptgf 我有野想講〉的文章,她提及「除左錢之外 係做其他人 ptgf 期間 我可以切實感覺到被人所需要」,顯示她對金錢和被人需要的需要,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 27. 網上討論區也會不時出現這類例子,如20歲女拍過二十幾次拖,2018-12-29
深愛思辯自省、探求真理、關心社會。 既迷戀霧之浪漫,亦厭倦霧之迷茫, 一生致力在此矛盾束縛中,尋覓安舒自由。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