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再思考》:只靠理性,我們能走多遠?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再思考》:只靠理性,我們能走多遠?

極化社會中的人們欠缺的不只是理性辯論的能力,還缺了理性論辨本身蘊含的對理性能力的尊重。培養這樣的能力與態度,能讓我們跨出同溫層的單調口號,拓展出更好、更豐富的理由來消弭彼此的歧見,...

您在這裡

難度:
1

臺灣民主化之後,由於各種公共倡議活動以及總是處於選舉期程,公共討論變成多數公民的日常,而這樣的現象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更為熱切。近幾年來的公共討論需求,使得原本乏人問津的哲學理論與價值思辨技巧突然間成為流行的時髦商品。在各種公共論辨中不乏看到有人呼籲「理性討論」、「概念分析」、「冷靜思考」等等,提醒公民們就事論事,以利達成共識、做出公共決策。

然而我想問問各位讀者,發展了好幾年的重要公共議題,從死刑存廢、同性婚姻合法、非核家園、到統獨爭議,人民是否已達成共識?如果有,我們離共識多近了?還是說,其實我們之間的歧異比起未進行充分公共討論前,變得更加遙遠與極端了?

全世界都在發生的極化現象

所謂的「極化 (polarization)」現象,可以有幾個指標來衡量:

  • 距離:不同團體之間的相關觀點之距離差異。
  • 同質性:團體內部成員間的變異較少。
  • 敵意:一團體對於另一極端團體有更多的恨意、鄙夷、恐懼或是其他負面情緒。
  • 無禮:一團體用負面方式談論另一極端團體。
  • 嚴格性:對於團體認可的價值視為神聖權利而拒絕妥協。
  • 僵局:團體無法朝共同目標合作與努力。1

世界各地都有符合這些描述的極化現象,譬如像英國脫歐公投顯示出該社會中的意見分裂、歐洲難民問題揭露了左翼與右翼之間的敵意,而就算是臺灣和南韓社會在意識形態上的極化程度很低2,卻仍出現高強度的情緒性極化現象——針對政治對手的敵意。3造成極化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也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對立陣營之間無法對話與溝通呢?

譬如像先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爭議,意見不同的兩方在號召志同道合者上街遊行4,相互叫囂之後繼續維持己見,水火不容。

有人或許會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國民教育中沒有教我們如何理性討論。然而我們也會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也不見得能理性討論,譬如擁核與反核團體之間的火爆衝突時有耳聞5。回顧臺灣 2018 年的公投結果就知道,雖然十案全過但爭議並未平息,直球對決的公投不但無法真正解決我們之間的歧見,似乎還激化了社會內部的對立,讓「文化內戰」愈演愈烈。

現實是,面對真實爭議,激情憤慨總是勝過理性說理,難怪哲學家休謨會說「理性實際上、也應該只是激情的奴隸。」6對照各地上演的極化現象,我們不得不問,提倡理性討論是否陳義過高?杜克大學哲學系教授,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 在他撰寫的《再思考》(Think Again:How to Reason and Argue)一書中,對此提供了全面性的回應。

(討)論(思)辨能改善極化現象?

對比於其他討論思辨方法的書籍,《再思考》一開頭就顯露其企圖心,其目標遠大於教育讀者正確推論的技巧與方法,其雄心壯志是告訴讀者:理性思考能解決社會上的極化問題。西諾—阿姆斯壯在第一章就指出,社會極化現象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社群成員彼此之間無法溝通、導致我們無法相互合作、達到共善。對此棘手的問題,西諾—阿姆斯壯的解方是「試著提出理由吧!」

「提出理由」指的不僅是要對自己的想法提出理由、也需要對他人的想法詢問理由。這能解決極化現象帶來的問題是因為:

理性推論與論證表達了尊重,改善了理解,導入謙遜,破壞了過度自信,也引發降低極化、讓合作與妥協變得有可能的抽象思考7

許多人大概不會相信西諾—阿姆斯壯的樂觀之言。然而他並非主張理性說理與論證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相信說這至少可以去除某些讓社群分離、阻止彼此合作的藩籬。8

細心的讀者讀到這兒不免要問:等一下!若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隸、如果講理不到三句就能上火氣,我們如何能夠光靠說理來消除歧見?

禮貌先於邏輯

西諾—阿姆斯壯認為,使雙方無法溝通的毒性談話,追根究底來說就是無禮 (incivility)

我們不聆聽、不設法理解我們的對手,反而打斷、醜化、辱罵跟嘲弄他們,還有他們的觀點。9

請各位讀者回想一下社群媒體上網友們的發言和回覆方式,就能理解無禮的意思——多數回應敵對意見的發言總是偽裝成機智卻毫無節制的侮辱,而醜化、蔑視或是搞笑圖文則成了散佈錯誤詮釋的溫床。這些無心(或是有意)的無禮態度嚴重損害了尊重、連結與合作的可能性。

這本邏輯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章節,並不是那些精闢地講解如何論辨的技巧,而是進行論證時所蘊含的相關美德,像是尊重、學習、謙遜、抽象化與妥協。

論證的核心就是為特定觀點「提出理由」,而西諾—阿姆斯壯認為光這一點就蘊含了「尊重」,因為不管是對於提出理由者或是請求理由者,看重理由就代表了「視雙方為能夠給理由的生物」,是尊重的標記。向對方請求理由代表了希望學習自我謙遜的姿態,而檢視雙方理由的過程將變成是在解決雙方在乎之事(理由),這帶來妥協的可能。這種意義下的妥協遠超出彼此讓利的算計層次,而是透過抽象化思考使我們更容易站在全局評估論點,從這樣的辯論中雙方都能獲得觀點的改進,達到真正的雙贏。

辯論的真正贏家

缺乏邏輯的錯誤思考方法或許無法讓我們獲得真確的結論,然而不去思考使用邏輯的動機與意義,其所造成的危害恐怕不少於理盲濫情。

要能真心誠意地擁抱論辨的美德,西諾—阿姆斯壯提醒我們思考「辯贏」的意涵:所謂的「贏」是讓對手臣服於你,亦或是我們都共同達到一個較少錯誤的結論呢?他的意圖很明顯:若論證的最終目標是讓自己的論點勝出,那麼讓自己的想法更深入、更仔細、更完備、更可信的理性思辨,才是真正的勝利。

提出理由為的是檢視雙方的觀點是否完備,不是用來讓對手出糗或難堪,好讓自己佔上風。

這是為什麼西諾—阿姆斯壯在本書一開始花費許多心力導引讀者思考論辨的意義,並進一步指出,理性論辨的重要性與目標就在於改善我們只看到半滿或是半空的杯子,而能意識到其實杯子是兩者兼具——既有半滿的那一面、同時也有半空的那一面。核能發電既有好處也有壞處、是否使用核電的辯論目標可能並不是單純的用或不用,而需要更深入去了解造成雙方觀點差異的根本理由,找出使雙方論證有效和健全的那些被抑制 (suppressed) 前提10,才能真正相互理解,進而有機會使我們跳脫僵局、看到全局。

指出謬誤是增進討論效率的手段而非目的

如果辯論的最終目標是找出雙方的(最後)理由,那麼指出邏輯謬誤就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因為不是理由的理由終究不會被任何有意講理的人拿來當作理由。發生推論上的謬誤有可能是純粹沒注意,或者是有其他未言明的深層理由。因而,指出謬誤的用意是盡快澄清誤會,或是有效地找出使得該論證有效或健全的隱含前提,而不是為了幫對方貼上謬誤標籤來終止討論。

西諾—阿姆斯壯在本書的〈10 如何避免謬誤〉中,除了介紹謬誤的諸多形式外,也提醒讀者,標準列表中的邏輯謬誤不一定總是錯誤的。譬如說,以個人的喜好或情感來支持某論點常被認為是訴諸情感 (appeal to emotion) 的邏輯謬誤。然而,正常的情緒反應在一些脈絡下卻可以成為我們的可靠指引,成為推論中的合理理由。像是「同情難民所遭受到的痛苦」,可以是「幫助難民」的良好理由。

相似地,專家背書在知識分工的社會中通常也是合情合理。如果氣候科學家們都對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有研究上的共識,引用他們的權威來支持節能減碳就不見得是訴諸權威 (appeal to authority) 的謬誤。11

因此,我們不宜太快指控另一方犯下謬誤。西諾—阿姆斯壯認為,當指出謬誤變成不假思索的指控時,就不再具有啟發性:這既讓我們失去了尊重和謙遜,也無法透過辯論學習到自己思考上的盲點。遺憾的是,學習辨認邏輯謬誤的人大多會持續患有「開眼處處是謬誤」的後遺症、甚至成為讓人惱火的「邏輯糾察隊隊長」——這很可能都是忽略了辯論的目標與美德所導致的後果。

邏輯並不為詭辯背書

基於前述的諸多特點,《再思考》這本書在討論邏輯與思維方法的眾多候選書之中,絕對有資格脫穎而出,成為一般人初學邏輯的好書之一。

本書的第一部份向讀者解釋了為何我們應該要論辨、論辨的美德為何、以及論辨可帶來的效果與效益,強烈對比出邏輯之學與詭辯之學的區別。這部份補足了多數邏輯書空缺的一頁,是本書的最大賣點之一,清楚說明了一般邏輯書較少涉及、也是初學者很容易誤解的地方。

書的第二與第三部則有條理地介紹進行論辨的知識性技巧。這部份內容雖與一般邏輯書的論述相去不遠,但西諾—阿姆斯壯的說明可使初學者了解到,謬誤種類何其多,邏輯書中列出的不過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掌握有效論證的意涵、靈活運用邏輯思考來鑑別真正的證據,並時時提醒自己論辨的目標與目的,才不會淪為詭辯。

有禮的理性思辨可以帶著我們走更遠

當我們了解論證——提出理由——的根本目的在於深化自己的論點、了解自己想法的侷限,很自然會將注意力放在論證理由的合理與否、並期待能從對手那邊發現自己的遺漏之處。尊重理性會帶來自我謙遜和建設性的妥協;帶著尊重與謙遜,我們將容易為對手設想他們論證中的隱含前提,進而理解他們論點之中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處,看到表面謬誤下的深層理由。這是為何作者深信論辨有可能解決現代社會中的極化問題。

極化社會中的人們欠缺的不只是理性辯論的能力,還缺了理性論辨本身蘊含的對理性能力的尊重。培養這樣的能力與態度,能讓我們跨出同溫層的單調口號,拓展出更好、更豐富的理由來消弭彼此的歧見,讓對立的雙方一起走得更遠。

我希望前面的介紹已使讀者看出本書值得閱讀之處12。本書事實上是西諾—阿姆斯壯於 2010 年開始籌劃開放線上課程—  Think Again: How to Reason and Argue —的思考成果之一。讀者若有興趣,也可上網參與本線上課程,精進批判思考的能力。畢竟,思辨力非一朝一夕可成,只有時時謹記論辨的目標、持續培養相關美德、熟捻正確推論的方法,才能真正養成正確思考的習慣。

  • 1. 摘要自 Sinnott-Armstrong, W., & 西諾—阿姆斯壯 華特. (2019).  再思考. ,pp.28-31。西諾—阿姆斯壯也於本書中指出,這些可能只是極化的部份指標,而非全部。
  • 2. 西諾—阿姆斯壯於《再思考》中引用 Hyunji Lee 的研究 Polarized Electorates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指出臺灣人民之間的觀點差異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大,其極化現象主要表現在敵意上。
  • 3. Sinnott-Armstrong, W., & 西諾—阿姆斯壯 華特. (2019).  再思考. ,pp.40。
  • 4. 2016 年 11 月 13 日,下一代幸福聯盟為了反對同性婚姻法案,舉辦「婚姻家庭,全民決定凱道前哨戰]」活動。2016 年 12 月 10 日,多個同志與性別組織,為了爭取婚姻平權,舉辦「讓生命不再逝去,為婚姻平權站出來」音樂會,可參見「凱達格蘭大道大型集會遊行列表」。
  • 5. 可參見此新聞報導:311 福島核災 8 週年會議 黃士修.高成炎爆衝突 2019-03-11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新聞。
  • 6. 《人性論》,第二卷,3.3。
  • 7. Sinnott-Armstrong, W., & 西諾—阿姆斯壯 華特. (2019).  再思考. ,p.93。粗體字為作者所加。
  • 8. Sinnott-Armstrong, W., & 西諾—阿姆斯壯 華特. (2019).  再思考. ,p.94
  • 9. Sinnott-Armstrong, W., & 西諾—阿姆斯壯 華特. (2019).  再思考. ,p.44.
  • 10. 本書將 "suppressed" 譯為被抑制的,指的是使一論證可理解或完備的未言明的隱藏前提。阿姆斯壯提醒我們,論辨過程中為了理解對方,並從中學習,有必要為對方找出這樣的前提,並且只有當隱藏的前提可使原本的論證有效時,我們才能將此隱含前提歸於提出該論證的人。可參見本書 pp. 164-168。
  • 11. 西諾—阿姆斯壯於本書中仔細地辨別何種情況下訴諸情感/權威是合理的,而哪些情況下又是不合理的,請讀者務必仔細思考與揣摩邏輯謬誤的真意。
  • 12. 本書部份段落因中英文語意之間的落差,翻譯較難呈現英文中原本的表現力道,部份中譯也較拗口。但不影響本書的閱讀價值。
與哲學交纏超過 20 年的資深哲學人。 小時候立志要成為科學家,但最後成為哲學教育工作者。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