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比克泰德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愛比克泰德

Ἐπίκτητος, Epictetus
55CE to 135CE
Hierapolis

愛比克泰德是位斯多噶主義的倡議者,這個學說在芝諾建立斯多噶學派之後四百年,在西元二世紀早期興盛繁榮。他本在羅馬當學生,後來在希臘的尼哥波立創辦學校。

愛比克泰德是位斯多噶主義的倡議者,這個學說在芝諾建立斯多噶學派之後四百年,在西元二世紀早期興盛繁榮。他本在羅馬當學生,後來在希臘的尼哥波立創辦學校。他的學生愛瑞安 (Arrian) 將他的教導編成《語錄》(Discourses) 與《手冊》(Handbook) 兩本作品,讓他的思想得以流傳至今。雖然愛比克泰德是根據早期斯多噶學者處理邏輯、物理學與倫理學這三學門的作品授業,但這兩本書幾乎主要都在討論倫理學。

斯多噶教師的角色基本上是鼓勵他的學生以哲學的方式過活,目標在得到心靈上的豐足(eudaimonia,常被譯為「幸福」或「繁榮昌盛」),透過理性的生活來達到這個目標——對斯多噶學者來說,這表示要活得有德性並且「根據本性」而活。心靈豐足這個理想是由冷靜 (ataraxia)、避免狂熱 (apatheia)、良好感知 (eupatheiai) 所構成,意識到並且有能力去過一個理性存有者應該要有的生活。一個人變成斯多噶智者的關鍵是去學習「個人能力」能及於何事,而這是「信念的正確用法」(phantasiai),大致上來說就是不要評判任何東西的好壞。

唯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善行(即,出於德性的作為),而唯一壞的東西就是相反的作為,惡行(出於惡意的作為)。嘗試成為一個斯多噶主義者 (prokoptôn) 的人會明白,其理性的力量是神的一部份,這個神的物質形體—一種純淨的熱氣—混在宇宙萬有之中,有智慧地形塑並引導無分別的物質,塑造了我們所經驗到的世界。因此,斯多噶人的任務就是去「根據本性而活」,也就是說,一,明智地回應自己作為社會人類的需求與責任,以此追求生命的目標,以及,二,完全接受自己與世界的命運是來直接來自於神聖智慧。

分享

相關人物

Zeno of Citium
Aurelius
塞內卡
Seneca
Hierapolis
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