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異語】讓哲學走入生命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異語

讓哲學走入生命

Q:能否談一談為何一路都念哲學呢? A:當初大學會念哲學系純粹是志願填錯號碼的美麗誤會。我本來是想念政治學系的,進去之後就想轉系,但因轉系的面試經驗反而讓我繼續留在哲學系。轉系面試的教授知道我是哲學系的,面試時就直接當我的面批評哲學無用、說念哲學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難怪你們要轉系。他說他不懂為什麼學校明知這樣還要設哲學系。那時聽到這樣的批評非常生氣,我記得我那時候是這樣說的:「...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Q:能否談一談為何一路都念哲學呢?

A:當初大學會念哲學系純粹是志願填錯號碼的美麗誤會。我本來是想念政治學系的,進去之後就想轉系,但因轉系的面試經驗反而讓我繼續留在哲學系。轉系面試的教授知道我是哲學系的,面試時就直接當我的面批評哲學無用、說念哲學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難怪你們要轉系。他說他不懂為什麼學校明知這樣還要設哲學系。那時聽到這樣的批評非常生氣,我記得我那時候是這樣說的:「如果今天大學只是要讓學生學到一技之長、畢業後可以找到工作,那大學不就變成職業訓練所了嗎?那幹麼要設立大學呢?教授您有想過設立大學的目的嗎?如果您是那樣想的話,我認為您實在不值得我尊敬。」

後來當然沒上,但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即便是教授也有很多價值觀都是有問題的,原來哲學常講的東西其實生活中都用的到。因此我就留下來繼續念哲學,然後再開始去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東西。那時候研究所原本想念心理科系,但和心理系的教授談過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是心理所研究的問題,而是心理學哲學在研究的問題。所以就一直朝這個領域鑽研、在國外拿到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台灣任教。

Q:那原本對政治學的熱愛呢?

A:嗯~我覺得在高中想的事情一定和大學時想的不一樣。我高中時想念政治學系是因為我一直被選為班代,所以認為自己或許適合當政治學家。但上了大學有機會真正瞭解政治學之後就發現它和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去思考以後要做什麼的問題。政治系畢業其實和哲學系差不多,可能會有就業困難,家裡就會反對。後來我也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了,就沒有回去念政治學了。

Q:退學經驗對你的影響?

A:我念研究所時曾被退學,但我不認為這是什麼羞於啟齒的事情。它不過就是我人生中的一個事件罷了,為什麼我們自己要放一些不必要的價值觀在這個事件上呢?這個事件讓我反省到,社會上一般會認為考試要考第一名才是正常,沒有被退學才是正常。但我認為考第二名、第三名、最後一名都是正常、被退學也是正常。這都是我們人生中會發生的事情啊!

有了這個經歷之後,我反而可以從這邊來跟學生談這個經驗、進行機會教育。我認為跟哲學最好的連結就是生命教育。我們社會整個的觀念都不對,所以才會去憂慮哲學系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我將哲學關聯到生命教育來幫助我的學生。念哲學本來就不是就業取向,但不代表念哲學找不到工作,所以我會想辦法從哲學的角度讓我的學生更有勇氣面對自己人生中遇到的難題。

Q:妳認為哲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在哪裡?

我認為哲學系教授和哲學家不太一樣,我今天在哲學系所教授哲學專業,那我就只是個哲學系教授而已。如果我們把「哲學家」視為一個面對大眾的職業,那麼我認為哲學家對社會的貢獻應該是要把邏輯思考的專業推廣出去。成為哲學家的關鍵就是提供批判思考的觀點,教批判思考就是我最接近哲學家的一件事了。

Q:念哲學對妳的影響?

A: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思考!思考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因為思考的方式,更讓我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定、對自己的決定更有信心、而且能勇於負責,不管最後是成功或失敗。這些的前提都是你的腦袋要先會「想」,這是最重要的。

另一點是「說話」。曾有人告訴我:「就你講的話我才聽得懂。」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我們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講話是讓人聽不懂的,我們這個社會到底在幹嘛呢?為什麼我講的話別人聽得懂?這就是邏輯教育。邏輯訓練的就是表達,我會很清楚的把我的結論,也就是目的先講,再告訴妳為什麼。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做有效的溝通、說服人的論證。所以我表達時自然就會想辦法把理由和結論關聯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學過邏輯,你講話就會不一樣。

Q:如果當初不念哲學會怎麼樣?

A:我可能會變成亂講話的名嘴,不會有很棒、很精準的表達,這雖然不一定不好,但很可能會變成社會的負擔。我想哲學教育的普及是有必要的,這不是因為我是念哲學出身、在教哲學,所以這樣講。我是真心認為哲學基本教育可以提昇一個人的基本能力,這還沒講到可提昇專業能力。我所謂基本能力就是思想表達能力,這兩種能力每個人都一定需要,而學哲學對這兩種能力的提昇一定有效、一定有用。

Q:對你而言,哲學是什麼?

A:哲學分兩種,一種是專業、一種是實用。瞭解哲學專業,需要學邏輯、倫理學、形上學等等的專業科目,要有這些背景,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哲學。

哲學也可以是工具,這是我所說的實用的意思。工具是這樣的,它是要被拿來用的東西。舉例來說,一枝筆放在桌上,你不拿來寫字,那它的功能就發揮不出來。你今天學了倫理學、形上學,但卻不拿來用,那就無法變成實用的東西。要怎麼把哲學拿來用呢?舉例來說,現在很多人在講社會正義,講學運、一堆人在講。但這些人真的懂「社會正義」嗎?你有想過正義概念本身的構成到底是什麼嗎?它是怎麼跟民主概念放在一起的嗎?多數決的「民主」不是很像多數暴力、一種霸凌嗎?為什麼大家反而都覺得民主好呢??我們有沒有去重新思考這些概念?

哲學其實是一種專業,你必需要先知道很多東西,你才能把這些東西拿來用。譬如,你必須先知道那是一枝筆,你才會用它。你必須知道很多很基礎的東西、把概念弄清楚之後,讓自己藉由思考連結這些東西、融會貫通之後才能拿來用。我講實在話,今天大部分的哲學系所都只有停留在專業,可是沒有跟學生講怎麼把這些東西拿來用。譬如曾有學生跟我反應,形上學討論本質的問題,但是他不懂為什麼我們要想這個問題。我們做老師的沒有給他這種連結、沒有教他們要怎麼應用這些專業知識。

我看很多哲學教科書都寫得很棒,但是我們的學生就停留在那裡,不知道學這些要幹麼。我們把哲學弄的很神聖、很崇高,但哲學其實是很應用的東西。回到蘇格拉底就知道,他為什麼要去街頭找人聊天?他不是要把哲學的位置拉得很高,而是希望我們能知道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活,這是最實際的。為什麼從希臘時期到現在,哲學變得這麼抽象?這對哲學來說是個包袱,我們應該要讓哲學貼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可以有機會在生活中應用哲學。

Q:對想念哲學的人有什麼建議?

A:我覺得念哲學要有勇氣,這個勇氣包含了面對自我的懷疑、社會的壓力和質疑。

Q:有沒有推薦的哲學讀物?

A:現在市面有很多哲普書籍都很不錯。如果對西方哲學史有興趣,再看《蘇菲的世界》1這種書,不然可以選擇人生哲學、怎麼樣思考、日常生活中犯了什麼思考錯誤之類的軟性哲學書籍。像是《邏輯力》2、《思考的藝術》3、《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4、《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透過理性力量療癒自我》5、《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6。這些書都不需要哲學背景就可以看懂,一般人都可以看這種很生活面的哲學書,台灣這種書很多,但比較可惜的是這些書都推不出去。

Q:對台灣哲學界有什麼看法?

A:我從外面看會覺得台灣哲學界有點死氣沉沉。或許是因為老師升等的壓力、大環境的氛圍,讓我覺得很多老師做的哲學都很專業。當然哲學是一種專業,哲學研究也應該專業,但是就哲學教學來看,這些研究大部分和學生不是那麼親近。我們當然可以把哲學教得很專業、水準很高,這對老師、博士生當然很好。但其它學生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哲學界有兩群人,一群是很專業的教授和碩博士生、另一群則是孤單的哲學系大學生。專業教學當然對於提昇台灣哲學研究是好的,但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會走學術這條路,還有一群學生,他們會想要知道學了哲學要幹麼,我們必需要告訴這樣的學生,學了哲學可以怎麼和他們的生活產生連結。大學的哲學教育沒有做到這點,變成學生要自己去想辦法關聯起來,或者就只是把哲學系畢業當成一個學歷證明,這對他以後的人生根本就沒有任何幫助。「哲學系畢業」這幾個字在他的畢業證書上根本毫無意義。

Q:對學界有沒有什麼其它建議?

A:我希望學界能多關心學生一點。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傳統教育老師和學生的氛圍下,兩者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群體,教授很少會主動關心學生、通常不承認錯誤、甚至是歧視學生的。我想哲學老師可以做的地方很多,譬如將上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面關連起來,學生會從老師身上看到哲學有用的地方。這就是生命教育、哲學教育。我們現在很缺乏這樣的師生關係,感覺就是老師自己玩自己的就好,這很容易讓大學生認為自己是孤單的,我覺得這樣已失去了大學教育的本意。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社會對哲學的錯誤觀念、扭曲觀念,我想讓哲學走入學生的生命是比較好的做法。這些受哲學影響的學生,出了社會是會幫哲學講話的。如果哲學系畢業生都不知道哲學有什麼好,那他們出了社會怎麼幫哲學講話?這個社會又要怎麼對哲學改觀呢?

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夠理性一點,不要被利益衝昏頭而失去教育的本質和目標。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