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穿透網路之心:數位迷思的公共性 | 哲學新媒體
時事評論

穿透網路之心:數位迷思的公共性

線上模因在數字化和全球化時代恢復了古老的故事講述方式。它不斷在複製分裂中改變,由忠於本體,因而可以追溯本源。同時又具有傳承性,從一代人傳遞到另一代人。這種話語邏輯能成為公眾之光嗎?

您在這裡

難度:
3

今天講一段中國電台不讓播的......

講故事是最古老的開放藝術系統。不同的聲音被編織到一起,由代際傳播在時空中延續發展。在現代之前,這種口口相傳的集體經驗(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稱作 "Erfahrung")是最原初的本土藝術形式,是神話、寓言、與史詩。由篝火旁舉行莊重儀式的長者、神職人員、無名遊吟詩人、航海員和旅行工匠在時光之潮中代代傳承而來。之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藝術被私領域壟斷,或被禁錮在美術館之類的「白盒子」(white cube) 中,直到近來參與性藝術 (participatory art) 的興起,而互聯網更是對公眾參與推波助瀾。

2017 年愚人節 Reddit 進行了一個為期 72 小時的協作社交實驗 /r/place。在一個100萬(1000 x 1000)像素的正方形線上畫布上,有十六色可選擇。註冊用戶可以對單個像素進行顏色填充,每次填充間隔 5 到 20 分鐘不等。超過一百萬獨立用戶編輯了畫布,共同創造了大約 1,600 萬個圖塊。雖然剛開始是零星隨意的圖像,包括集體創作的藍色角落;後期出現了國家,國旗,以及辨識度比較高的卡通形象(瑞克,神奇寶貝暴走漫畫),平克弗洛伊德的 Dark Side of the Moon 的專輯封面;另有一些社區創造了與自己相關的圖像,包括遊戲影片與體育運動隊;還有著名的《星夜》和《蒙娜麗莎》(這類繪畫是由特別創建的社區開發的)。

這個延時影片我反復看了很多遍,非常著迷。比如德國和法國的拉鋸「虛擬戰爭」,最後交界處以歐盟標誌告終。這是公眾意識在我們這個數位時代最直觀赤裸的展現,是 Reddit 講的最好的故事。而構成數位時代的故事的基本單位,是線上模因 (online meme)。

r/place

後真相:我應該微笑或沉默?

後真相」這個帶有解構主義意味的網路新詞 (neologism) 在川普的推特外交時代被各種口水戰消費得愈發不性感。以致現在很多西方大學的傳媒專業異象橫生:一面嘲笑網路時代虛假,人際關係膚淺,一面在社交媒體上用身份政治大肆營銷自己(似乎歐美學界主要用推特,因為覺得 FB 幼稚);越是學媒體傳播,越是在各種層面上與社交網路劃清界限。這與電腦科技形成鮮明對比,雖頻頻有新聞傳出「矽谷精英送孩子讀『老土』學校:無電腦網路」之類,究竟鳳毛麟角。這種抵抗與困惑基於當代流動生活的悖論。

比如被譽為當代最好的「講故事的人」之一的前衛藝術家勞瑞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 感嘆,數位時代的故事在須臾之間便被消解成流言蜚語和花邊新聞。人為議程設置由各種 AI 機器人、網路小白甚至 troll factory(被譯成「噴子工廠」或「五毛工廠」,例如俄羅斯就是以此種方式干預上屆美國總統選舉)加持,以幾何速度在社交媒體上蔓延。這種速食語言流於自我推銷和數位戰爭,先聲奪人,易於消化,卻失去語言本身的複雜性和使用者精心創作的能力。

本雅明就曾哀嘆,當講述者放棄「織羅細節,增奇附麗」以延續故事,聽眾也不再「忘懷於己時」,「講故事的藝術已經消亡」1。在數位時代延續講故事的藝術和講故事的人(像二十世紀的本雅明,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和安德森)需要思考幾個問題:社交媒體領域是否被簡化重複的謠言和惡意虛假的新聞所主導?好的參與者是否已經消失?現在的我們是否太過自戀,無法忘我,既不能講故事,也無法靜下心來聽故事?更重要的是,從數位邏輯中產生的這種後真相話語是抵達自由民主,還是加速製造虛無和混沌?

人類自身內部的混沌並非後真相時代的全部,網路審查內化為潛意識的自我審查是對人類語言的洗禮,直接挑戰文化傳承。馬伯庸 2005 年的科幻小說《寂靜之城》(被譽為中國版的《1984》)描述了語言和互聯網成為國家監視的敵人的情景。故事發生在 2015 年的「美國」,當政府開始通過審查敏感關鍵詞來規範互聯網時,「紐約」的網民開始集體反抗。他們很快就會學會用特殊字符和數字的隨機組合來加密信息,例如用 "politi/c"、"polit/ic"、"pol/itic" 等無限種表達方式替換被刪除的「政治」一詞。後來,審查制度收緊,並要求公民在線和離線時,都只使用批准名單中的「健康詞彙」。然而,集體的無窮智慧使得公眾在允許的詞彙範圍內,重新發明了語用學。公民迅速適應並再次扭曲規則,比如使用重複「和諧和諧」來表達混亂和抗議。由於公眾的無限創造力和表達的無盡可能,批准的詞彙列表不斷縮短。最終,語言和溝通被政府廢除了。「美國」變成了沉默的國度。

小說頗有預見地察覺到,文化符號表達媒體與社會權利結構密切相關。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想要完全控制文化的可能性低而又低。人腦比電腦思路開闊得多,斃掉一條路,馬上又開闢其他的路。政府只好從根本上消滅文化符號,也就是語言。

在線模因: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

從這個角度看,線上模因的「去迷思」(demystification 另譯為「除魅」) 破壞了專制政權中的修辭和敘事的霸權。模因這個概念是生物進化學家道金斯在 1976 年提出的「文化基因」2。線上模因每個人都見過,線上傳播的笑話,簡潔的視覺娛樂,因其是集體創造衍生物而非常具有參與感。聊天時用的表情包和 emoji,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線上模因。

早期在線模因:dancing baby, philosoraptor, Bert is evil

模因在人際網路間四處傳播,像耳語,又像病毒。越是審查嚴重的地方,地下模因越是活躍:就像在納粹德國的元首健康、蘇維埃俄國的地下出版物和共產主義中國的城市傳說一樣,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流傳著。在當代中國,最廣為人知卻不被談起的是與國家領導人相關的網路模因:與現主席有關的習維尼,與前主席有關的膜蛤。

約翰奧利佛 2018 年年中在時政諷刺類節目《今夜秀》上「爆料」,現任中國主席在網絡世界被戲仿 (mimic) 為 「小熊維尼」傳播,幾乎是公眾知識促成。他還舉例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劉曉波的死亡和憲法改變等作為模因大爆發的觸發事件。而且為了證實「小熊維尼」模因的無處不在,居然在被關押的劉曉波夫婦的馬克杯上發現了維尼,並稱這是「最後的微笑」。他也提到中國政審嚴格,在取消總統任期期限後,防火墻內充斥著頭戴王冠小熊的圖片,然而很快被機器和人工識別並刪除了。就奧利佛的名字和其製作臺 HBO 在一段時間內也在中國網路上被禁止提起,也搜索不到

被刪除的維尼

政治領導人被戲謔當然一點都不奇怪,但是在中國的原因十有八九是為了躲避審查。(插播:中國最近的審查愈發嚴格。比如我朋友在自己談電影的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包含非法內容」,通不過審核。他最後發現是因為一句話“學習 總是沒用的”。你猜為什麼被審查?答案是為了避諱「習總」的名號)數位迷母是當代去迷思 (demystification) 之道,不止因為它巧妙的躲避審查,還因其編織的是公眾之聲,反映的是公共意識,因此能在時間流逝,數位迭代後,依然生生不息。

習近平,奧巴馬,埃爾多安

關於迷思,很多學者都有相關研究,待日後詳談。這裡淺談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的《神話學》3。巴特的迷思是一個雙層意指系統。第一層外延 (connotation) 是語言對象系統,包含一個所指(概念),一個能指(聲音圖像),從而創建一個符號。比如我們腦中想到一朵玫瑰,又想到這個概念被叫做玫瑰,從而得到作為符號的玫瑰(艾科 [Umberto Eco] 從這裡提出「玫瑰之名」,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第二層內含 (denotation) 是迷思系統,是將上一層的符號再次符號化,在過程中原有的符號被隱藏,扭曲了。就比如很多詩歌中的玫瑰不再作為自然物存在,而是愛情的象徵。這一層符號很容易被政治宣傳,商業營銷所利用。

因而巴特寫《神話學》的目的,其實是揭開日常生活中的迷思的神秘面紗。他舉出的一個例子是一本雜誌封面上,穿著制服的非洲兒童在行法國軍禮。他認為這個形象通過剝離法蘭西帝國與軍國主義的實質,試圖製造一個各色人種平等忠於法國母親的神話。

既然任何事物,只要是通過話語傳達,從寂靜狀態變為有聲狀態,就都可以是神話——對話語權的爭奪也就不難理解。「膜蛤」是我兩年前讀研究所時開始關注和研究的現象,這裡只是簡單的舉例,如有機會再詳寫。

膜蛤直譯是「蟾蜍崇拜」。蛤指代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傳播者自稱「蛤絲」或者「膜法師」,如游擊隊一般活躍於全球社交媒體平台。他們的網路參與是通過常用膜蛤關鍵字和主題標籤及其變體來實現的,例如膜蛤、膜法師、蛤絲、江、長者、#+1s,#蛤#膜蛤#暴力膜蛤#續一秒。膜蛤的基本方式包括引用和「+1s」。引用的主要來源於蛤三篇(調侃毛澤東文革中人人必背的老三篇),包括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視察江南二院以及與華萊士「談笑風生」。蛤三篇為膜蛤的新話提供了無窮軼事與參照。比如 "too young, too simple"(圖樣圖森破),「香港記者跑得比誰都快」。+1s 起源自一起農村刑事案件,紅衣男孩離奇死亡,類似被祭祀。同年又有幾名少年前後不明死亡,網上盛傳年近八十高齡的江在找人「續命」,因此開始集體向江澤民捐獻一秒鐘。

如果說「蛤」是迷思,去迷思就是要追問:為什麼是「膜拜」?怎麼不是批判,怎麼不是打倒?這就涉及到網民的集體意識。膜蛤不僅揭開了中國官方宣傳的神秘面紗,而且揭開了自己後現代話語的神秘面紗。它的荒謬諷刺和其語焉不詳,也是文化基因可以擴散和傳播的原因:只有戲謔著膜拜的話語才能在中國在線生態文化建構中存活下來,在內部審查、民族主義和外媒解讀的夾縫中存活下來。崇拜權力的聲音夾雜諷刺批判,正好對應中國官方話語的半真半假,似是而非4。這是一種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土壤的模因,是悠悠眾口消解於被敏感詞所掩蓋的共同經歷中。

黑暗之光?

蛤蛤

回到開篇時所講本雅明提出的兩種不同的經驗:公共經驗 (Erfahrung) 與個體經歷 (Erlebnis)。對於本雅明來說,故事中傳承的公共經驗自長篇小說和新聞業崛起之時開始貶值。長篇小說出自「離群索居的個人」,傳承的想像常是一種孤立的技巧,表達其個人經歷而不關心公共經驗。而記者的敘事邏輯是一種即時闡釋系統,使彼此疏離的觀眾聚焦于遠方的議題,而忘記關心身邊柴米油鹽的深意。

線上模因在數字化和全球化時代恢復了古老的故事講述方式。它不斷在複製分裂中改變,由忠於本體,因而可以追溯本源。同時又具有傳承性,從一代人傳遞到另一代人。這種話語邏輯能成為公眾之光嗎?

話說,如果你仔細看,會在 r/place 里看到「我蛤」哦。+1s。

維多利亞州教育部高級政策與專案專員。研究澳大利亞、台灣與中國的數位參與,興趣領域包括媒體文化艺术、城市政治、假訊息、直播電商。博士論文探討數字場所營造(digi...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