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反思數位人生與時代:看《森口阿公變網紅》與《喇嘛的智慧生活》 | 哲學新媒體
影評

反思數位人生與時代:看《森口阿公變網紅》與《喇嘛的智慧生活》

來自日本的《森口阿公變網紅》與來自匈牙利的《喇嘛的智慧生活》這兩部片,分別用不同的角度呈現數位生活中的「世代差距」,透過數位前世代與原生世代對資訊設備抱持的不同態度,...

您在這裡

難度:
2

網際網路在 1990 年代開放給公眾使用之後,網路通訊技術的革新就一再掀起社會與文化變遷的巨浪。2007 蘋果與谷歌分別發表 iOS 與 Android 作業系統,推動智慧手機的普及,造就了今日人手一機的生活日常。我們用手機購物、訂餐、拍照、社交、導航,全心投入數位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歡娛。

然而我們也隱約知道,數位生活不總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美好。人們抱怨線上外送餐點服務員搶快或者駕駛分心看手機而導致車禍、害怕前情人將手機中的私密影片外流、恐懼數位身份與隱私權被企業或政府掌控,或者憂心比較沒有抵抗力的孩子(甚至成人)成為手機與網路的俘虜。凡事都要付出代價,就看你要用什麼東西來換。

相較於數位科技造成的種種社會現象,由於過去的訓練背景加上自己也身在網路產業之中,筆者更關心的是這些技術對於個人心智、思考習慣乃至教育的影響。在這次 2019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的紀錄片中,有兩部與數位生活有關的影片吸引了筆者的目光:來自日本的《森口阿公變網紅》與來自匈牙利的《喇嘛的智慧生活》。這兩部片分別用不同的角度呈現數位生活中的「世代差距」,透過數位前世代與原生世代對資訊科技抱持的不同態度,刻畫出通訊科技如何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認知,改變了世代間的文化傳統與信仰的傳承模式。

《森口阿公變網紅》:如何讓年輕人記住戰爭歷史?

《森口阿公變網紅》(Tengo-Chan) 是由日本放送協會 (NHK) 製作的 8 分鐘短片,導演鈴木伸治 (Shinji Suzuki) 用虛擬實境節目模式 (Virtual Reality Format) ,描繪數位科技如何改變口述歷史的面貌,吸引到更多受眾關注。

影片一開始以常見的「全能改造王」訪談節目形式,透過幾位年輕演員的對談點明主旨:「年青人不喜歡講大道理的節目,如何讓他們對戰爭議題感興趣?」,並研究如何協助高齡 82 歲的案主森口貢爺爺來解決這個問題。森口貢在八歲時遭逢長崎原爆,幸運生還。作為戰爭倖存者,他立下志願,以向世人講述戰爭經歷為終生志業。然而他有次向小學生口述戰爭經歷時,卻被對方嘲笑「臭老頭死了最好」,讓他大受打擊。

心灰意冷的森口貢爺爺本來打算放棄繼續實踐他的志業,但他轉念一想,或許是他只顧著從自己的角度來講故事卻忽略了聽眾能夠接受的方式。於是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敘述自己的故事,例如使用繪本、編成歌曲等,然而孩子們還是不買單——他們聽膩了大人們一說再說的戰爭故事,不願再聽了。

片中幾位代表年輕人的演員與製作團隊決定使用最新的 VR 技術與社群網路來幫助森口貢爺爺:讓他成為一位 Vtuber,虛擬的 YouTuber。演員們在卡通場景中搭乘時光機回到了數十年前,森口貢以男童學生的卡通形象出現在大家眼前,與眾人對談。搭配著即時顯示的社群網路留言,森口一出場就知道線上同時有超過五千人在收看他的直播,並用回應網友提問的方式,講述他對戰爭的看法與個人經驗,深深打動了眾人。

這個節目最後獲得了一萬五千個留言回應,其中有人直言,「太棒了,同樣的主題卻帶來完全不同的感覺!」

口語敘事的數位逆襲

森口貢的故事讓哲學人想起柏拉圖寫過的一個老故事。在對話錄《費德羅篇》中,蘇格拉底以「愛」作為示範主題,向年輕人費德羅說明論述與寫作之道。在蘇格拉底滔滔不絕論述中,他提到發明算術、幾何與文字的埃及神靈特柏的神話。柏特向埃及統治者塔木斯說起文字書寫技術能夠讓更多人享有知識、科學與記憶的用處,塔木斯卻回應說,文字會在靈魂中製造遺忘,讓眾人學會科學與知識的術語,但由於缺乏對應的訓練、實際上完全不懂,空有智者的表相1

蘇格拉底認為真理可以在雙向、辯證的對話中被挖掘與傳遞,主張「演說是一門透過說話影響心靈的藝術」2。藉由特柏神話,他肯定口語敘事能力所發揮的心智力量,像是深化記憶、推理、回應對話者與辨別真偽等,同時批評靜態的文字無法完整呈現作者在對話中所傳達的想法,也無法對讀者的誤解或疑惑提出辯駁3。演說者若沒有考慮對話者的反應,雖說出了真實的經驗,也無法有效傳遞給對方。森口貢爺爺與製作團隊顯然是掌握到蘇格拉底向費德羅傳授的「動態對話」與「受眾導向」等訣竅,才受到網友的歡迎。

所以口語敘事比起文字書寫更適合用來傳承知識與經驗?以後見之明來說,我們或許會說終究是文字勝出了——要不是弟子柏拉圖的書寫與文采,蘇格拉底的所見所言哪可能為千年後的我們所知呢。一般的常識會說,歷史與知識若是光靠著口語、對話與背誦來傳承,很容易因為傳承者的種種個人因素而意外中斷或受到扭曲,而且傳播的速度與廣度都遠低於文字書寫。

《森口阿公變網紅》
《森口阿公變網紅》劇照,公視提供。
有趣的是,《森口阿公變網紅》用一個特殊的角度翻轉了「文字書寫勝於口語論述」的常識。今日的通訊科技不僅能夠紀錄文字,也能記載影像與聲音,隨著技術的進步,影音傳播的速度亦不斷提升。在虛擬技術的加持之下,口述者可以用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厭倦聽故事的「打字世代」面前,不僅在視覺上吸引對方,更能夠以即時對話的方式回應聽眾關切的主題,讓過去通常是單向傳遞的「口述歷史」成為真正的對話。雖然講同樣的主題,卻可以帶給聽眾帶來更深入的體驗。柏拉圖大概沒有料到,新的科技居然會讓口語敘事這門古老的技藝捲土重來,創造了像 YouTuber 或 Vtuber 這樣的職業,更可能改變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模式。

《喇嘛的智慧生活》

有別於《森口阿公變網紅》的樂觀與正面態度,由匈牙利公視頻道杜納 (MTVA Duna TV) 製作的紀錄片《喇嘛的智慧生活》 (On the Spot: Smart World - Tech Monks) 對數位工具的看法則抱持的喜憂參半的看法。艾斯特‧賽克 (Eszter Cseke) 與安卓絲·塔卡斯 (AndrasTakacs) 兩位導演前往有著「小拉薩」之稱的達蘭薩拉,訪談當地的西藏4喇嘛與工作者,了解數位科技如何影響著這個有著千年文化的傳統之地。

對於藏傳佛教與喇嘛的認識,一般都會停留在關於達賴喇嘛領導西藏流亡政府、旅居印度的歷史印象,或者因為政治新聞而記起十年前西藏僧人與平民以自焚的方式抗議中國政府高壓統治的事件。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並未忽視這些政治與歷史的情結,一開場就敘述藏人紀念流亡印度六十週年的紀念會,因為中國施壓而把舉辦地點從印度新德里改至達蘭薩拉,藉此描繪雙方政治力量的消長。

影片中,達賴喇嘛在紀念會上現身致意,呼籲世界各地的藏人要繼續保存自身的傳統與文化,而在會後回應記者提問時,他則強調西藏的那爛陀佛教傳統與西方科學能夠彼此對話與共容。導演隨後實地走訪位在達蘭薩拉的莫蘭資訊中心,直面「古文明碰到新科技」的現實場景。他們採訪在此的僧人與文史工作者如何用新科技來保存、傳播文化遺產的方式:開發藏語辭典的手機 app。西藏雖是最早編纂字典的文明之一,但在數位轉型上仍算是剛起步。5

資訊中心的負責人說起當初帶著拍攝中國政府迫害僧人之暴行的影片逃到印度,過了三年才和家人聯絡上。現在則可以透過手機視訊軟體,隨時和家鄉的家人見面通話。他對資訊科技的看法相當正面,認為這有助於西藏人了解時事與傳承文化、擺脫中國政府的思想監控。他們開發的辭典 app 共有兩百三十萬的用戶,大部份都在西藏。導演問:「這個 app 專案完成之後,你們有什麼打算?」負責人笑著說:「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上天堂了。」

在另一方面,仍遵守著傳統戒律與信仰的佛教僧侶對於使用智慧手機、筆電和網路有什麼看法?導演走訪當地的喇嘛學校,分別採訪了第二世什貢仁波切6、學校教師與年輕學生們。

什貢仁波切提到,他自小就受到電視的吸引,現在每個週末還會固定在電視上追劇。他曾擁有一支小尺寸的手機,當他在手機上追劇時,可以專注到眼睛都不眨一下。仁波切對資訊科技的評價頗為正面,因為西藏文化中有太多的經典與文獻,如果都能夠數位化放到手機裡,就可以隨身使用;而師生也使用微信 (WeChat) 彼此聯絡,跨越距離的限制,在群組中討論教義。在被問到中國政府對微信實施的資訊監控時7,仁波切則表示他知道中國政府會監控特定的關鍵字(如「達賴喇嘛」),而西藏人也會以改變用語的方式(用「爺爺」指稱達賴喇嘛)來避免受到追蹤。8

曼荼羅
影片以縮時攝影呈現多位喇嘛合力製作曼荼羅沙畫的過程。公視提供。
在喇嘛學校的採訪顯示出一個有趣的世代差距。教授西藏文字歷史的老師雖然會用電腦上網,但因為不懂英文而沒辦法學會使用電腦。當被問到或許可以請學生教他電腦時,老師回說「不可能,因為學生也不在行」。然而當鏡頭轉換到年輕喇嘛身上時,這些學生不僅可以直接以英語回答導演的提問,更能如數家珍地說出他們平常使用或不用哪些 app 應用程式。這樣的對比在某程度上顯示出資訊社會中常見的世代隔閡:長輩的資訊能力追不上孩子,但又必須在這種條件下向後輩傳承歷史文化,形成一種潛在的矛盾與張力。

有意思的是,影片中即便是支持使用資訊科技的年長者,包括什貢仁波切,都意識到使用手機很容易造成分心或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問題。其中一位年長喇嘛在回應「擁有蘋果手機對你的內在和冥想練習有何影響?」的問題時,一開始說是沒有影響,但隨後指出瀏覽手機訊息很容易讓人忘了時間,而必須訓練與警醒自己不能在早課前用手機。

當和尚並不會讓你變特別。我們跟大家一樣,有相同的習慣。只是我們想透過受戒,變得更好。

意識到資訊科技對注意力與學習能力的侵蝕效果,寺院學校限制只有十九歲以上的學生才能擁有手機,也限制可以使用手機的區域。9學校老師觀察到進入手機世代的學生不如之前的學生會讀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資訊來源過多而造成分心,無法專注學習一個主題。然而自己也擁有智慧手機的老師說,這樣的改變並非當地才有,而是世界整體的改變、是處處可見的現象。

智慧手機讓你沒智慧,網路讓你變笨?

《喇嘛的智慧生活》凸顯出資訊科技對傳統文化與教育帶來的變革:一方面可以透過數位化的方式,保存與傳播過去的文化資源;但在另一方面,當使用者碰上多重的資訊來源與互動介面時,注意力往往遭到劫持,難以自拔地沉溺於網路之中。

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想起科技作家卡爾 (Nicholas Carr) 在《網路讓你變笨?》(The Shallows) 一書中提出的分析。本書一開始發揮加拿大哲學家麥克魯漢 1964 在《認識媒體》(Understanding Media) 一書的「媒體即訊息」論點,指出長久下來,媒體帶來的內容不重要,反而是媒體本身對我們思考行為造成的影響比較要緊。卡爾考察了神經科學與大腦可塑性的相關研究,指出網際網路與多媒體的互動介面會形成一種「認知規範」,能深刻地改變使用者的思考、認知與閱讀習慣,而使用者在線上養成的認知習慣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離線時的生活模式10

這樣的改變是好是壞?那要看你跟什麼去比。卡爾拿網路資訊科技去比較的,是另一種科技所形成的認知規範:文字書寫。11在人類歷史中,語言與口語溝通是本能而非技術,文字與書寫才是新技術。卡爾所考察的是大約在十一世紀初慢慢形成的書寫規範:在單字加入空格、把文字放入標準化、可預測的句型結構中,取代了之前的「連續書寫」格式。連續書寫是直接將口語表達不間斷地謄寫在介面上,閱讀時必須以手指與眼睛去識別每個文字,再加上朗讀出音節才能了解內容;寫作時也必須由口述作者與抄寫員兩者共同合作完成。

新的書寫規範打破了依賴口語複誦才能理解內容的認知模式,使得「默讀」與「速讀」成為可能之事,因而逐漸加深讀者的智能認知深度。當書寫方式並不需要受限於口語表達,作者也就不需要抄寫員,可以獨自進行寫作。這造就了作家們在寫作時更能夠表達私人的經驗與想法,甚至擺脫來自他人、教會與政府的思想限制。能夠深入閱讀的讀者需要作者創作更豐富、更大膽與更複雜的作品來滿足閱讀需求,而造紙術與印刷術帶來更便宜與大量的書籍內容。此後,出現了能夠長時間沈浸於深度閱讀的「讀書人」,而閱讀與書寫成為各地教育機構培養知識份子的必要科目,無論是西方大學或者西藏的喇嘛學校皆是如此。

作為與文字書寫抗衡的新科技,現代的網路資訊科技反而把我們的認知習慣帶回到中世紀的模式:我們在瀏覽電腦、平板或手機上的資訊時,需要動用視覺之外的多種知覺(聽覺、觸覺,甚至口語),大腦往往需要以多工模式才能取得資訊。另一方面,網頁的設計是不斷吸引讀者點擊,進入不同的資訊來源,鼓勵隨時轉換認知脈絡而非深入閱讀。與電子裝置頻繁互動的結果,我們的大腦神經迴路被重塑,變成卡爾筆下的「玩雜耍的大腦」12。我們動用所有的感官在注意網路設備上的動靜(動畫、影片、來電/簡訊/即時訊息通知),開始上網後就不停地轉換注意力,甚至在離線之後也無法集中精神。

為了獲得更多更廣的資訊酬償,數位世代在不知不覺中拿深度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去換取在飆網點擊或社群媒體上獲得關注所帶來的欣快感。閱讀被「搜尋」取代,書寫被當成是「複製/貼上」。資訊社會中,愈來愈多人無法長時間閱讀單一文本,說不出書籍的主題或論證,甚至放棄看書的習慣。購書被當作是填補失能的一種補償:「囤書人」開始比讀書人還多,而電腦、平板和手機上大量的(買來卻沒讀過的)電子書更讓人容易對自己有著學識豐富的錯覺。蘇格拉底對文字書寫所提出的警告,歷久彌新地應驗在網路科技上。

我們的認知與專注力變成像早餐煎餅那樣,成了很大卻扁平的一團麵糊,就像《網路讓你變笨?》的英文書名 "The Shallows" 所指明的:淺薄、缺乏深度。這樣的改變之大,連重視專注與冥想訓練的西藏喇嘛都能明確感受到。

結語

觀賞《森口阿公變網紅》與《喇嘛的智慧生活》這兩部影片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思考數位科技與認知習慣之間的糾葛。

在《森口阿公變網紅》中,森口貢爺爺因為改變了講故事的表現形式,贏得了數位世代的目光與掌聲。Vtuber 雖可說是重振了口語敘事與對話的聲勢,但也令人懷疑,娛樂化的呈現手法是否會影響到閱聽者理解殘酷戰爭經歷的程度?習慣虛擬卡通人物滿臉歡笑的孩子們,能夠多認真地看待如此的經驗並做出嚴肅的反省呢?另一方面,森口貢爺爺的成功亦喚起一個新的隱憂:如果閱聽者會因為介面形象的親和力與互動性而比較容易接受某些內容,那他們是否更難以抵擋深度偽造 (Deepfake) 影片技術所帶來的欺瞞與破壞力?

《喇嘛的智慧人生》
《喇嘛的智慧人生》劇照,公視提供。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喇嘛的智慧生活》隱約有著科技工具論與科技決定論之間的辯證。當西藏喇嘛們強調「手機只是帶來便利與保存資訊的工具,重點是如何使用這個工具、而非被工具所用」時,也不得不承認通訊科技對他們與下一代的認知習慣產生了深刻影響,而科技的進步多少是一種使用者無法控制的獨立力量。如何在科技的強大能力之前維持人的自主與自由,是這部紀錄片的核心議題。

佛教中有關讀經、冥想、持咒或禪定的訓練,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持意識的持久專注,擺脫雜念以獲得心智上的平靜與自主。當現代資訊設備逐漸改變人的認知習慣時,喇嘛們是否還能像過去那樣,透過傳統的教育與修行方式來護存文化精髓呢?

與自由有關的另一個問題是,文明史上,人的思想因為書寫與閱讀能力的深化而獲得解放,但是當書寫的載體轉換到網路上時,有心人將因為能控制這個媒介而更容易監控與干預個人的思想,遠甚於抄寫員對口述者的影響。試問,寄望網路工具來保存與傳播歷史文化、獲得思想和信仰自由的喇嘛們,以及他們想要透過網路去解放的藏人同胞們,在中國政府無孔不入的網路監控與假訊息攻擊之下,究竟能獲得多少自由?

這些問題就留待時間來回答了。

中正大學哲學博士,專長領域為心靈哲學、語言哲學與知識論等。曾在大學通識課程教授〈邏輯〉、〈思維方法〉、〈哲學思維方法與寫作〉等課程。2019 年在中正大學哲學系...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