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構成獨特的故事宇宙
延續筆者上一篇文章觸及的「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文末曾提到「用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的『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 概念去理解『哲學』」,似乎意味著希望將「中國哲學」納入「哲學家族」中。這多少有點一廂情願的作法,讀者未必認同。筆者以為,說不定可以把不同的哲學領域理解為不同的宇宙,就像是漫威宇宙或是 DC 宇宙,它們有著獨特的說故事方式,從而切入所謂「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希望讀者對此有更多的認同。
筆者認為,進入中國哲學的領域,就像是進入多元宇宙中的其中一個。當然,不同的宇宙有不同的故事線與論述方式,中國哲學宇宙 (CP Universe) 中的儒家哲學是這宇宙中的主線之一,道家哲學與佛教哲學當然是另外的兩條線,時而交錯,時而獨立發展。此外,這意謂著,多元宇宙還是一個大宇宙內的小宇宙,並沒有到完全沒有交集,如果以漫畫宇宙為例說明, DC 宇宙與漫威宇宙也有交會的時候。就像是新儒學的牟宗三也說中西哲學會通,兩個不同的哲學系統還是屬於哲學宇宙之內的。
我們可以說,哲學的素材進入特定的哲學宇宙後,被消融成為該宇宙的部份。就像是哲學史上有名的老子《道德經》對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的影響,老子的部分思想被消融在海德格的哲學宇宙中,「海德格對道家思想之『解釋學上的應用』 (hermeneutical application) 」,我們不會說海德格因此就是一個中國哲學家或道家,因為這後面還預設了一個西方哲學的架構(問題意識與論證方式等),思想素材為它所用。就像是林書豪這位華裔籃球好手,進入了 NBA 打球,打的很好並帶動林來瘋熱潮,但是 NBA 背後的遊戲規則與籃球文化還是美國人的,並非華人的遊戲規則與籃球文化。
這些獨特的架構(論述方式等)構成了該宇宙之所以為它的特徵。就像是筆者在其他文章中曾涉及的:「西方道德哲學中 "why be moral?" 的支線問題,即道德實踐行動力的問題」,中國哲學中的儒家哲學也有獨特的論述方式回應該問題,就像是在《暗夜:金屬》中同樣的人物:蝙蝠俠,因應同樣的情緒:恐懼 (fear) ,卻有不同的故事發展。
用孟子的兩個說故事方式說明儒家哲學宇宙的獨特性與所謂「好的論證」
這裡給出一個儒家哲學做「論證」的例子,在《孟子》中: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在這樣的理解下,孟子是從有別於西方的「本質定義人性」的方式回應「道德實踐動力的問題」,這個「幾希」具備自我實現的力量,順著孟子接下去的說法:「由仁義行,非行仁義」,實現的當然就是道德本性,而不是順著自然衝動或生物本能,實現實然意義的本性。這突顯出跟孟子同時代的告子對人性理解之差異,告子主張「生之謂性」,即從生物稟賦的角度理解人的本性。
讀者可能會有疑問,孟子主張的,難道不就是一種「本質」的區分嗎?我們似乎很難擺脫「本質」這種說法。但是,首先,如果一定要引入「本質」這詞,孟子的區分方式與亞里斯多德的「本質定義」(「類」加上「種差」的方式)並不一樣,這是其論述的特點。第二,我們要以孟子說故事的方式理解他的「定義」方式,而這當然是某種意義的「本質定義」,畢竟人與(非人)動物有著不是量上的差異,這其中的差別不在於數量的多寡,不是 50 與 100 之間的差別。「之所以異於」當然就是「本質的」(如果還是一定要用到這字),很細微也是很難察覺,就是那個當下的「惻隱」。根據儒家正宗的解讀,動物就是沒有這能力。
筆者希望透過以上的論述指出中國哲學,此處以儒家哲學為代表的,對人性的獨特論述方式,開啟了之後的儒家哲學宇宙的故事線,後來的比較有名的陸象山(「心即理」)與王陽明(「知行合一」說)也是照著這種人性構想發展出各自的支線。
另外一點,我們說儒家哲學有著特殊的「論證」方式,像是有名「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的段落: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第六章)
我們似乎可以把孟子的上述說法理解為是一個簡短的思想實驗,也就是想像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裡面的場景,旁觀者可能會產生的心靈經驗,從而「論證」作為透露人性的「不忍人之心」(這裡主要是「惻隱之心」)之存在。我們也可以設想孟子的對手可能認為,這個是糟糕的論證,因為這個論證訴諸旁觀者的偶然想像,如何可以得出人「皆有」之?即使進行全民調查,也只是一個單一文化社會內的歸納的論證,無法作出普遍性的宣稱。孟子的「論證」看來是言過其實,無法證成「不忍人之心」之普遍性與必然性。更何況有人還可以從個人的經驗出發,否定自己有孟子所說的「怵惕」(驚恐)的感覺浮現,進而否定孟子的主張。
然而,如果《孟子》上述段落的「論證」並非糟到不堪一擊的程度,我們究竟要如何理解這個「論證」?
袁保新先生曾提及一種理解方式;「如果孟子關於心性內涵的揭露,是屬於一種『超越真理』,那麼經驗事實的舉證,其實是無關閎旨的。」孟子的思想實驗想要指向是個普遍與必然的真理,並無法從經驗證實,當然也無法從經驗否證。袁先生認為孟子想要做的「與其視為一項論證,毋寧視做一項『啟發性的例示』 (a heuristic illustration) ,其用意在邀請他的讀者通過設身處地的情境參與,反省到他自身道德意識的躍動,從而洞見到其內在的道德理則。」袁先生這種方式是以一種很友善的態度理解孟子的「論證」,這種儒家式「論證」撐起了中國哲學宇宙的故事主線,讓我們對於何謂「好的論證」有不同的理解。
筆者無意否定孟子預示了康德對道德的看法,也無意否定康德所做的道德論證之強度,只是希望將中國或儒家哲學宇宙之獨特創發性放在諸如袁保新所指出的「啟發性的例示」之上。此外,筆者還是要強調,站在中國哲學的立場,也會承認西方哲學式的論證方式是好的論證方式 ,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欣賞各自理解的所謂「好的論證」或「好的說故事的方式」。
哲學之純粹與不純粹:純粹在於各自的論證方式,不純粹來自於吸收的材料
筆者認為,袁保新的見解其實可以回溯至新儒學的宗師熊十力先生批評馮友蘭的故事,根據牟宗三的敘述:
有一次,馮友蘭往訪熊先生於二道橋。那時馮氏《中國哲學史》已出版。熊先生和他談這談那,並隨時指點說:「這當然是你所不贊同的。」最後又提到「你說良知是個假定。這怎麼可以說是假定。良知是眞眞實實的,而且是個呈現,這須要直下自覺,直下肯定。」馮氏木然,不置可否。這表示:你只講你的,我還是自有一套。良知是眞實,是呈現,這在當時,是從所未聞的。這霹靂一 聲,直是振聾發瞶,把人的覺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層次。
馮友蘭這位留美哲學博士是第一位以西方哲學概念理解中國哲學的學者,他用西方的概念套用在中國的哲學素材中。但對熊十力來說根本就不懂儒家,這當然就是對於「何謂(好的)論證」有分歧。我們不需要依從西方哲學的論證標準評斷中國哲學的「論證」,西方哲學宇宙有其獨特的說故事方式,中國哲學宇宙也可以另闢蹊徑。
最後,筆者稍微回顧本文論述的重點,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分別在於不同的哲學宇宙,有其獨特的「論證」(說故事)方式,哲學不會因為它摻雜了其他的文化素材而不純粹,恰好正因為文中提到的兩個例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以及「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有著與西方哲學非常不同的論述,撐起了一個獨立的宇宙。
有趣。
從多元宇宙或平行時空來理解不同的哲學領域,彷彿每個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具有穿越的能力,在穿越過後,適應與否,去留與否,都是穿越者的抉擇。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固定網址謝謝,希望可以免除單一標準理解的誤導。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固定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