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進入人類行動的哲學討論之前,我們必須先闡釋歐克秀哲學觀念所蘊含的三項特性:多元差異、內在觀點與自主判斷。在後文的鋪陳中,我們將有機會看到,這些特性究竟是如何貫穿歐克秀的思想體系。
多元差異
如果文明是一場人類對話,那麼各種知識觀點就是對話中的不同聲音。
範疇錯誤
首先,哲學家最忌諱的一件事便是犯下範疇錯誤。所謂的範疇錯誤,就是指理性的誤用與越界。例如,以科學知識的條件作為美學經驗的標準,或以政治行動的需求扭曲過去發生的歷史事實。
對歐克秀而言,要求一位藝術創作者遵循科學的因果法則,或強制一位歷史學家建立政治正確的史觀,就好比在棒球比賽中被迫改用足球的規則,完全顛倒是非,不明事理。事實上,歐克秀再三強調,誠然哲學的工作是「揭露條件」,但哲學家並無意導正這些條件或成為各種理解平台的替代品。據此,我們或不妨說,哲學家雖然喜愛在別人停止思考的時候繼續思考,但由於哲學家執著於「對條件的條件進行無止無盡的探索」,所以他並無意打斷別人的思考,或以自己的思考取代別人的思考。哲學家只有在思考哲學問題的時候,才是一位哲學家。
因此,如果文明可以被比喻成一場包羅萬象、卻沒有最終結論的「人類對話」,那麼各式各樣的知識觀點,就彷彿是出現在這場對話中的不同聲音,而作為文明成員的個體,就只能盡情投身在眾聲共鳴的交談中,才能真正體現自己思想與行動的自由,並學習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換言之,歐克秀的「對話」觀念,象徵一場「未被事前排演過的知性探索」,呈現著多元開放的文化願景,在對話中「每一種聲音都傾訴著自己的語言,雖然在不同的時間中一個聲音可能大過其他的聲音,卻沒有一種聲音有必然的優越性,遑論首要性」。但很不幸地,現代社會刻正面臨一個深層危機:「人類對話」如今已變得相當枯燥、乏味與貧困,因為科學與技術的音幾乎完全壓過了歷史、宗教、藝術、文學、道德等等言說方式,而成為一種壟斷性的、支配性的知識霸權。就此而言,範疇錯誤實為現代文明的一種禍害,因為理性的誤用與越界,正是造成各種權威迷思的根源。
理性越界
歐克秀拒絕追求統一的最高理性,並倡議一個知識開放與價值多元的自由社會。換句話說,歐克秀所反對的,並非理性本身,而是理性的誤用與越界;歐克秀所質疑的,並非理性在個別知識領域與價值脈絡中的適當使用,而是他筆下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 風潮;例如:相信某些天資卓絕的哲學家擁有超過常人的最高理性來追求絕對真理與完美至善,進而以此建立永不出錯的原則,作為社會改革與政治改造的綱領。在批判「理性主義」的背後,其實蘊藏著歐克秀對於西方主流的「永恆哲學」概念的深刻質疑 (這點我們在後面討論權威時也會說到) 。
許久以來,哲學總是被當作眾學之后,是人類知識桂冠上最閃亮的一顆寶石;而在現代世界中,哲學的主要使命則是藉著禁得起科學理性檢驗的知識利器,帶領人類迎向穹蒼、征服自然、排解衝突、建立秩序。相對於此,如果說知識開放與價值多元才是歐克秀嚮往的文明願景,那麼哲學家便不應自視為「真理的守護者」,執意把不符合科學理性的「雜音」排除在「人類對話」之外。恰恰相反,就像我們和朋友的日常交談一樣,「人類對話」並無法預先排演,而對話的樂趣,就在於聆聽別人的意見,並學習表達自我的觀點。
內在觀點
語言不是文法學家所發明的,知識也非哲學家在書齋中發想出來的觀點。
深層多元主義
順著歐克秀深層的多元主義 (deep pluralism) 來看:哲學因此不過是「人類對話」中的一種特殊聲音,並沒有凌駕其他知識觀點的最高權威。但正也因為哲學的最高權威被瓦解了,所以各種知識觀點都可以從相對自主的內在觀點,來衡量各自的使命與成就,無須仰賴任何外在的標準。換言之,對歐克秀而言,不僅哲學與知識觀點之間具有範疇差異,不同的探索秩序之間亦是「不可共量的」 (incommensurable) ,而即便是屬於同一探索秩序的知識觀點,也只有對談的空間,絕不能相互取代。
實踐自主性
因此,在後文的討論中,讀者會發現「實踐自主性」 (autonomy of practice) 是我們探索歐克秀的道德與政治哲學所不可或缺的一個視角。「實踐自主性」的大意是說:不僅自由是內在於人類行動的必然特徵,就連道德及政治活動所涉及的權威、對錯、法治、義務、正義與判斷等觀念,亦不依靠哲學理性的終極論證或科學解釋的客觀效力,而是源自一個社群內部自主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實踐體」或行為傳統。也因此,除了政治哲學與政治思想史之外,歐克秀在學術上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其他貢獻,就是致力於闡釋歷史、宗教與美學等知識觀點,有別於科學、並不聽命於哲學指揮的自主特性。
此外他還撰寫了一系列有關教育思想的著述,強調教育的內在作用是引導學生與文明對話,進而實現個人自由:自我認識、自我彰顯與自我形塑,而不是為了增進社會福祉或提升國家競爭力等外在理由。因為一旦教育失去了內在價值而屈服於外在的工具考量,那麼國家權力就可輕而易舉地假借各種集體利益之名,來控制大學經費,甚至破壞學術自由。
由此觀之,對歐克秀來說,正如語言不是由文法學家所發明的,實踐、科學、歷史、宗教、美學等知識,也不全是哲學家在書齋中發想出來的一些觀點;相反,它們都是智思的展現,人類活動的重要成就,哲學家雖然志在探索它們各自獨立的特殊條件,卻不應越俎代庖,逾越自己的職權範圍,去評斷各種知識觀點的客觀基礎。但顧及本書主題,後文的討論只能割捨歐克秀有關歷史哲學、教育哲學、美學與宗教思想的精闢洞見,而把重點集中在他最負盛名的政治哲學之上。
自主判斷
一位好的言談者不是只會背誦文法規則,而是能在特定語境中找到最適當的字詞表達自己的觀點。
政治哲學的侷限
基於「實踐自主性」或「行動自主性」,歐克秀於是明確主張:哲學家也好政治理論家也罷,應該把實踐理性——發動行為的理由——還給真正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行動者。
因此,誠如後文所將指出的,在歐克秀看來,道德活動具有「非工具性」(non-instrumental) 的特性,「道德活動不是在解決現實問題」,道德哲學的工作也不是在「證成行為」。
同理,承載道德特質的「公民聯合體」是一種「非工具性」的人類組合,政治哲學不能成為政治活動的指導,或更切題地講,「政治哲學本身並不是政治方案,它並不是建造一個政治方案所需的一個基礎或一組普遍原則」,「在真正的哲學中並不存在著實踐指導原則,如果我們追求的是後者,我們必須『擱置哲學』」。
政治哲學不會增加我們在政治活動中靈活自得的處事能力,也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政治計畫的優劣,更無法引導我們「追求傳統的暗示」(the intimations of tradition)。一言以蔽之,面迎現實生活,我們迫切需要的,不是哲學家或理論家的耳提面命,而是行動者的自主判斷。
關於「傳統的暗示」,稍後另有議論。在這邊,我們若用前面的例證來做引申:哲學家有關「情為何物?」的省思不論再怎麼精闢,都無法替代戀愛本身的滋味。因為對於「情為何物?」能有深刻體悟的哲學家,不一定就是情場上懂得運用戀愛技巧的高手,而且實情往往相反。換句話說,就像專門研究喜劇本質的藝術評論家,自己不用很會講笑話;專門研究市場機制的政治經濟學家,自己不一定很會賺錢,思考愛情本質的哲學家,自己也未必就是情場高手。同理,我們似乎沒有理由說一位傑出的政治哲學家必定就是一位理想的政治家。
對歐克秀而言,人類活動的特性其實和語言最為接近;正如把一種語言說好需要的是語感,而語感涉及言談者對於語境、語意與用法的「默會認識」 (acit knowing) 或「傳統知識」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需要的是實踐智慧,而實踐智慧離不開行動者對於社群的價值信念與思考方式的把握。的確,在某個意義上,文法學家對於文法規則的整理,可以幫助言談者洞悉語言的肌理,然而,就好像熟背英文文法規則的學生,雖然能在托福考試中取得優異的分數,卻未必能說出流利道地的英文,熟知道德原則與政治原理的學生,或許可以在課堂上有驚人的表現,卻不保證未來可以成為才德出眾、判斷精確的政治家。
政治世界的流變
對古典哲學家而言,政治的目的是在追求真理與至善,而政治哲學則是最高正義的守衛者;但在歐克秀看來,政治是人類永恆的困境,而政治哲學並無法藉著抽象的原則來窮究複雜的現實世界。事實上,歐克秀在字裡行間所時常傳遞的一個警訊是:我們時常把政治看得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找到一組正確無誤的理性通則,政治事業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步上軌道,並朝著我們預先設定的方向發展。然而,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就跟相信只要有好的食譜就可以做出佳餚的人一樣,著實誤解了人類行動的實境。
的確,假使哲學家是食神,可以寫出一份出神入化的政治食譜,讓進入政治廚房的新手,都能拿著食譜來做出滿足大家胃口的菜餚,那麼所有的政治爭議,無一不可迎刃而解。然而,從前面的討論可知,對歐克秀而言,哲學家所真正關注的是「美味是什麼」,而非「如何做出佳餚」。更何況,食神之所以是食神,並非因為他擅長撰寫食譜,而是因為他那「一小撮糖、少許鹽、文火慢燉一段時間、稍微收乾……」運用自如卻無法寫進食譜之中的「火候」。
行動世界
哲學家是米諾瓦的貓頭鷹,只有在夜幕低垂的黃昏才展翅高飛。
總結以上討論,筆者必須坦言,在政治哲學與現實世界的關係上,歐克秀的觀點顯露著黑格爾主義的氣息。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 (Elements of Philosophy of Right) 中曾對哲學家提出一個著名的譬喻,他說:「哲學家是米諾瓦的貓頭鷹,只有在夜幕低垂的黃昏才展翅高飛。」熟悉希臘神話的讀者大多知道,羅馬人的米諾瓦即是希臘人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而雄赳赳地佇立在這位雅典守護神肩頭上的那隻貓頭鷹,因此歷來皆被視為智慧的象徵;至於夜幕低垂的黃昏,則是暗指人類文明的危機與困頓。
順著這個概念,對歐克秀來說,當米諾瓦的貓頭鷹在實踐理性的黃昏裡再次展翅高飛時,個人自由的險境固然歷歷在目,但哲學家的進場注定為時已晚,既無法挽回頹勢,更無力讓神廟從廢墟中重建起來。當然,黎明的曙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再次降臨,但正在等待迎接晨曦微光的人,並不是為思想所苦的哲學家,而是擁有自由卻困陷在這個世界中的芸芸眾生。換言之,在哲學與行動世界之間存在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個體價值
一、 從批判面來看:由於人們渴望自由的心靈仍聲嘶力竭地吶喊著,其回音並沒有隨著理性主義時代的來臨而消逝,因此只要實踐理性的天空依然昏暗,歐克秀對於理性的誤用與越界所發出的哲學挑戰,就還深具時代意義。
二、 從守成面來看:透過對永恆哲學、道德普遍主義、科學至上主義、政治理性主義等支架「啟蒙計畫」的主流文化信念的批判,歐克秀之於個體價值與個人自由的辯護以及有關「公民聯合體」理論的重構,同時為西方現代性的重要成就與寶貴資產,保存住了一線歷史生機。
人文情懷
持平而論,歐克秀的哲學理念雖然沒有指導現實世界的崇高使命,但藉由對理性主義的反省、對權威迷思的拆解,其哲學仍充滿對話性、思辨性、探索性與啟發性等人文情懷。如果說在理性主義環流的衝擊下,我們已經慣於從外在觀點來確立人、社會與國家的客觀特徵,從而令個人自由深陷在最高理性、絕對真理、完美至善、共同目的與集體目標的層層綑綁中而不自覺,那麼歐克秀在「藉著條件」來重新認識人、社會與國家的理論歷程中,不僅一路破解束縛個人自由的所有外在權威,更從內在觀點重申了「最不妥協的自由」的深意,期待真正在使用實踐理性的行動者,能夠提出理由來對個人的生命意義與公共事務進行自主判斷。
※ 本文為出版社提供之文摘,摘自曾, 國祥.
(2018). 麥可‧歐克秀.
, pp.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