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焦點】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文化核心嗎?三位青年博士生的對談(上)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焦點

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文化核心嗎?三位青年博士生的對談(上)

2019 年 8 月 1 日,典藏 ARTouch 網站刊載了一篇林谷芳先生的專訪文章,標題為〈傳統藝術文化在臺灣,該何去何從:專訪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林谷芳先生認為,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淵源,也是臺灣文化最重要的一部份。林谷芳先生的這篇訪問文章,特別是上述的一番言論,應該是很值得思考與討論的。來自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陳康寧、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陳立昇,和中央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林恩志於...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背景

2019 年 8 月 1 日,典藏 ARTouch 網站刊載了一篇林谷芳先生的專訪文章,標題為〈傳統藝術文化在臺灣,該何去何從:專訪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林谷芳先生認為,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淵源,也是臺灣文化最重要的一部份。

在談及臺灣的多元文化時,林谷芳先生說:

一個文化首先要守住核心,然後再來強調多元,多元就是不同的觸發,不能強調多元而丟掉核心,那你就什麼都不是,就這麼簡單。當你去核心的時候,人家就不曉得你是誰,這是臺灣現在最可悲的地方,你本來可以站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強調你跟大陸的不同,這裡有詮釋的不同,有重點的不同,但當你把它去掉的時候,你是誰,就會變成在自己認同上都會產生很多不同說法的矛盾,外人也就看不清楚你究竟是誰?

林谷芳先生在文中也舉出了一些例子來證明他的看法。

林谷芳先生的這篇訪問文章,特別是上述的一番言論,應該是很值得思考與討論的。來自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陳康寧、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陳立昇,和中央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林恩志於 8 月 22 日在臉書上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三位博士生的討論,並不預設任何立場,而是純粹以學理的角度展開討論。基本上,三人都認為,傳統中華文化有其重要性,只是在臺灣要如何定位中華文化有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都不是定見,經過一番討論後,三人對這個議題都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希望這個討論也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與談人

林恩志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關注公民社會當中引發的各種議題,也關注各種可能沒有被聽到的聲音。覺得聽比說重要,但還是常常說的太多。

陳立昇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在全球化跟新一波都市化的浪潮衝擊下,想幫傳統或鄉村地方的價值觀說幾句話,因為至少有一大群真正的弱勢,都身處這些人才跟資源不斷流失,並在傳媒上缺乏曝光機會的地方。

陳康寧

馬來西亞華人、臺灣女婿,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對文化、宗教、藝術、歷史等有濃厚的興趣,關心臺灣的主體性、馬來西亞的文化與教育的問題。

在臺灣的中華文化

康寧:林谷芳先生的觀點,跟部分新儒家學者的想法非常相似,臺灣老一輩的文化分子、知識分子,可能也是類似的想法。

恩志:但這個講法有點漢民族文化霸權的意味。之前看到有篇文章講臺灣文化的來源,我現在找不到在哪?其中一個論點是:從歷史的淵源上來看,臺灣始終不曾真正屬於中國,也就是說,老先生強調的「核心」,在臺灣的傳承完全可以說是國民黨來臺之後才帶過來的。



例如我是一個平埔族原住民跟日本的混血,我可能覺得為什麼核心非要是你中華文化不可?為什麼不是我原住民文化跟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文化?可以理解他(指林谷芳)的主張,不過,他的論點比較有一種文化霸權的強勢感,蠻多地方看起來都是可以深入討論的。

康寧:是的 他的想法不是完全沒有爭議,自由主義一定不滿意他的想法,但還不至於到「文化霸權」,尤其是跟中國大陸的論述相比。其實之前楊儒賓老師寫《1949 禮讚》之後,我一個念臺灣文學研究所的博士生朋友,也覺得楊老師有一個大中華的思想籠罩其中,後來聽了我的解釋後,他就比較明白了。



相較於新儒家,林谷芳先生在這篇訪談中似乎看不到有西學的基礎,一個同情的理解,他可能沒有考慮到原住民等的文化,主要是針對黃皮膚的臺灣人(不管是所謂的內、外省人)。不過,就文化優勢來說,臺灣的傳統文化逐漸式微,以至於可能失去國際上的優勢,或比對岸更優勢的說法,確實也是李明輝教授的想法。

臺灣社會的多元文化

恩志:我主要看的還是「譬如說我們常見到的一個論述是,臺灣受到荷蘭、明鄭、前清、日本的影響...」這一段開始。這一段後面的說法,如果我沒有讀錯,意思是臺灣是一個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文化載體,其他各種殖民文化,不過是一種「色彩」,可能跟我正在讀中國的學者,包含康曉光還有姚中秋的東西有點關係。我自己會覺得這個說法比較接近「只有我的是正統」,或是之前提出來的那個例子:「我是蒙古人,為什麼你們漢文化才是文化核心」?

康寧: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稍一不慎,就會有打壓到其他文化之嫌。

恩志:可以想見老先生對文化核心或道統的堅持,我也可以同情的理解,他是擔心這些東西的失去。關於臺灣在被殖民後吸納了大量不同文化,又於國民黨 1949 來臺之後「承繼」(或是也許要用別的更精確的字)中華文化,這當中的文化繼承與衝突,我覺得是新儒家也要面對的困境。

康寧:比較寬容來看,不走兩邊極端,既不是要去掉中華文化,也不是要把中華文化放到「正統」的位置。我目前的觀察是,新儒家也正嘗試回應這個問題,但這並不容易。

恩志:對啊,如果不強調中華文化作為核心的主導性,我覺得儒家很可以開展出另一種論述。

康寧:這就是能否正視多元價值衝突的問題,目前新儒家在面對多元價值的衝突時,可能還是認為,臺灣依然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社會。

恩志:這幾年也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在兩岸頻繁的衝突之下)開始重新檢視臺灣文化傳承的脈絡,並且也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臺灣可能一直以來都不是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一塊土地。這部份我還沒有資料,但我自己非常粗糙的猜測,是臺灣文化雖然從清領時期開始有儒學文化,不過在這之前有原住民跟荷蘭據臺,後來有日治。儒家文化真正開始掌握主導權的時間點,也許還是 1949 國民黨來臺以後。我不是很確定這裡是不是有文獻,我有可能是錯的,但是如果從文化演變的脈絡來談,可能會跟你現在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有另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廣義的中華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文化

康寧:其實換個角度,不是要詮釋影響臺灣的主流文化是甚麼,而是談這些文化到底影響了臺灣那些?若是正面的,如何把這些正面的元素提取出來思考公民社會的問題,這樣的話,不管是甚麼文化傳承,其實都可以談,不特別凸顯影響的主流到底是誰。

恩志:我自己是採取這個作法,問題大概是新儒家願意接受這個作法嗎?可能又回到你剛剛說的,新儒家目前為止的立場,可能使他們不容易面對這個問題。

康寧:只是說,還要回應一個問題,廣義的中華文化不是只有儒家,過年過節、拜祖先、吃月餅、吃粽子這些生活文化,影響臺灣大不大,相較於荷蘭、日本,生活文化似乎還是中華文化為主? 當然,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比較不重視傳統節日,不拜拜,這也有可能。問題是,好像也沒有很西化(笑),不知年輕的儒家學者會否有有新的轉向。

恩志:我自己作為本土人的觀察,賞月,吃粽子這些文化本來還是有的,但作為一種「各自玩各自」的多元文化而被保存,真正被強勢宣傳,還是 1949 之後。例如,臺灣人近二十年,賞月不太吃月餅,而是烤肉。這個我覺得就很有本土感,文化找到自己冒出頭的地方。

康寧:哈哈!萬家香廣告最成功的例子,這的確是臺灣獨有的,算是傳統文化在地化的意思嗎?

恩志:也不是沒有看過文章指責說這個是「忘了文化的本」之類的,不過中秋也快到了,對烤肉店(野宴等)來說,中秋是大節日啊!或是這十年來,農曆年的過年,越來越多人選擇帶家人出國玩,這些可能都是舊文化傳承的新表達方式,回來每個親戚發點伴手禮,當作是拜過年了,這我覺得也不太傳統,很有新意。

甚麼是臺灣文化?

康寧:對啊,不過這樣一來,外國人要了解臺灣文化,有什麼是可以給別人欣賞的呢? 若要看傳統文化,似乎對岸現在是比較「道地」,若是要看日本文化,直接去日本自然最好,美國、歐美文化,臺灣也不見得有比外國好。唯一可以有「獨立系統」給別人看的,似乎就只剩下原住民文化。這是自由主義要回應的問題,就目前自由主義和新儒家,他們各自面對的問題來說,我覺得還需要更進一步思考。

恩志:某一種偏向自由主義的立場,可能會跟你說,為什麼需要有系統的文化?文化融合的過程,那些歷史建築、文件與遺跡,還有這樣文化融合後的結果所帶來的現況,這個就是臺灣本身很可以展現的文化。你在這個城鎮可以看到日治的建築物,下個城鎮可以看到清領的文物,這個也很可以啊。如果文化跟文化史不可分割的話,那麼臺灣的風土民情,很好的展現出了臺灣的文化史,也等同於展現出了臺灣的的文化。我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大概會這樣回應你,哈哈!

康寧:這就是一個可能的回應,談文化融合!不過,也會被追問,文化融合是真的已經融合的很好,還是只是有各種不同的文化存在於一地?要看日治的建築物,到日本不是更好? 要看清領的文物,對岸考古挖出來的不是更多?

恩志:對啊,要同時看這兩個,就來臺灣吧

康寧:哈哈,這也是一個特色。

恩志:那個問題的出發點,已經是預設文化要有核心了,從文化即文化史的角度來回應那個預設,是我現階段覺得比較完整的回答了。而且我反過來質疑,正是跟別人不一樣,長久下來,才能夠培養出一個「臺灣文化核心」。

在地化的文化融合

康寧:其實我的想法跟你類似,只是我剛剛的提問,也是在問自己,問問看不同立場的人是否會滿意這樣的答覆,沿著這個思路能否發展出更好?

恩志:我自己的評估是這樣,新儒家現在的式微,如果願意讓年輕人們站上「儒家可以比大家說的都好」這個論點,儒家可以發展的非常快,非常的強,但是以「儒家是主流文化」這個論點出發,就很容易劃地自限,被打的滿頭包。所以我也同意你剛剛的那個問題出發點,只是我覺得老先生們不會輕易接受我剛剛這個回答法──「中華文化淵遠流長(以下略」)。

康寧:的確如此我比較擔心的是,臺灣覺得這樣的文化融合已經很好了。其實,有一棟日本建築在,我們需要去了解這棟建築的風格來歷,包括材質、形式,將來要修復都需要這些知識和技術,清領建築也是一樣。這時候就要對清朝、日本的建築文化有深入地挖掘,很多文創品也一樣。



若能對不同文化有深入了解,創造出來的成品一定是更有水準。像中醫,要專精,需要了解人體經脈,了解人體與四季變化的關係,於是也得了解二十四節氣等等。 學習西方民主制度,要了解民主制度的演變以及公民精神。也只能慢慢努力了。

恩志:我自己是比較樂觀啦,1988 才解嚴,從獨裁統治轉入民主政體的臺灣,30年的時間發展成現在這樣的多元格局。未來還有不少可能性可以期待。

(立昇加入討論)


※ 續接下篇〈【哲學焦點】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文化核心嗎?三位青年博士生的對談(下)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