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道:萬物的本原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道:萬物的本原

《老子導讀及譯註》導讀
老子是第一個將道提升至形而上地位的哲學家,他認為一切萬物皆由道所出,甚至連天地都由道而來。但是道一開始並非具有形而上意味,因此我們有必要先說明「道」的原義及其如何轉化到形而上的道。

您在這裡

難度:
1

文 / 陳鼓應

可道之道與不可道之「道」

「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而第一位將道視為最高範疇的哲學家就是老子。《老子》第一章便指明「道」是天地萬物之始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是第一個將道提升至形而上地位的哲學家,他認為一切萬物皆由道所出,甚至連天地都由道而來。但是道一開始並非具有形而上意味,因此我們有必要先說明「道」的原義及其如何轉化到形而上的道。

「道」這個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涵。道從「首」從「走」,象徵著人從四肢落地的動物群中抬起頭來,當人類昂首挺立開始活動,便在天地間創造出一部輝煌的歷史。所以在「道」的字源中,就隱含著行走的意象與創造的意義,所以老莊說「道行之而成」,又說道創生萬物(「道生之」)。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道」的字義由行走、運行引申出秩序、方法、規准、法則等意涵。這些重要意涵,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及老子之後的戰國諸子所共同使用,並各自賦予特殊的內涵。自殷周以降,人們探索日月星辰等天象運行的規律,稱作「天道」;建立人類社會行為的規範,叫作「人道」。各家的關注雖有所不同,如孔子「罕言天道」而用心於「人道」;老子則不僅「天道」而彰顯「人道」,而且進一步將「天道」與「人道」均統攝於其形上之道中。

老子是第一個提出形上之道的概念和理論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的思想家都只思考「形而下」的存在問題,也就是只探討現實世界(亦稱現象界或經驗界)的問題。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都可以命名(所謂「物固有形,形固有名」),老子卻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可道之道」)之外,還有超乎形象的「形而上」存在。這「形而上」的存在是現象界萬物之所由來,稱之為「道」。

人不是一個無頭無根的存在,老子的哲學正是要探究人之存在的源頭與根由,並試圖在紛紜的萬物中尋找其活動的法則以及始源。當我們讀到前面引用的《老子》第一章文句時,就將人們的思考從常識世界帶入另一個新天地。

《老子》書上不只提出萬物本原(「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的問題,還提出宇宙生成的問題(如四十二章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並提出宇宙變動歷程的問題(如四十章謂「反者道之動」,二十五章謂「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作為萬物本原和本根的「道」是無形、無限性的,因此老子簡稱它為「無」;它是實存而且萬物都由它創生,所以又稱之為「有」,《老子》第一章的「無」、「有」乃「異名同謂」,指稱形上道體的兩個面向。

每個哲學家都有他的一套理論預設,老子的「道」便是為現實世界提供一套合理的理論說明而創構的。老子除了在形而上學的領域肯定道是萬物的本原和本根之外,他還賦予道幾層重要的意涵:

一、道為萬有生命的泉源。老子認為萬物都由道所創生(如五十一章謂「道生之,德畜之」),所以莊子稱它為「生生者」(《莊子.大宗師》),稱讚大道神奇的「刻雕眾形」,天地間各類品物萬種風情,使宇宙宛如一個無盡藏的藝術寶庫。

二、道為一切存在之大全。老子說:「萬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這裡以「一」喻道(《韓非子.揚權》說:「道無雙,故曰一」)。其後莊子以「一」指宇宙整體、一切存在之大全。老莊視宇宙為有機的統一體,莊子說:「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即視宇宙為無數個體生命關係之反映,而生命的每個方面在整體宇宙中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匯通的。

三、道為大化流行之歷程。老子認為道體是恒動的(四十章謂「反(返)者道之動」);道的存在是廣大無邊的,道的運行是周流不息的(二十五章謂「周行而不殆」)。老子用「逝」、「遠」、「反」(「返」),來形容「道」在宇宙大化發育流行中依循著終而後始法則運轉的無窮歷程。

四、道為精神生命之最高境界。老子說過這樣一句令人矚目的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四十八章)這是說對外在世界探討所得的知識,越累積越增多;對道的體會越深,主觀成見和私心就會越來越減少。這裡所說的「為道」是屬於精神境界的修養;在人生境界的修養上,老子提到要「挫銳」、「解紛」,消除自我的固蔽,化除人群的隔閡,從親疏貴賤的差別的層次,提升到「和光」、「同塵」的「玄同」境界(參見五十六章)。老子的「玄同」之境為莊子所宏揚,而將形上之道作為提高人類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的最高指標。

有無相生

《老子》第二章開頭的一段話,討論到現象世界事物之間相互對立、相互關聯以及價值判斷相對性的問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說沒有美,就不會有醜(「惡」);沒有善,就不會有不善;同理,老子認為沒有「有」,就無所謂「無」;沒有「難」,就無所謂「易」;沒有「長」,就無所謂「短」。我們以「有無相生」這一重要哲學命題為代表,來論述老子對現象世界的一些洞見:

一、事物存在的相互依存。老子看到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事物有顯的一面,也有隱的一面;有其表層結構,也有其深層結構。因而觀察事象不能流於片面,思考問題不可出於單邊。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十一章)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顯相(「有」),而沒有看到事物的隱相(「無」),事實上「有」、「無」是相互補充而共同發揮作用的。

二、事物對立面的相互轉化。老子認識到事物的對立面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經常相互轉化。他說正常能轉化為反常,善良能轉化為妖孽(五十八章「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又說委曲反能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滿,敝舊反能更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用這道理來看人生和社會,恰恰栩栩如生地呈現出如此情景。

三、事物相反而皆相成。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表明對立面雙方的聯繫性。老子系統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如有無、美醜、動靜、陰陽、損益、剛柔、強弱、正反等等,都是對反而立又相互蘊涵。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在老子相反相成的辯證思想中,「陰陽沖和」和「有無相生」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命題。

逆向思維是老子辯證法中另一個特殊的思想方式。老子說「正言若反」,這是說合於真理的話卻與俗情相反。《老子》整本書所表達的都切合於道的正言,但乍聽時好像在說反面的話。

為無為

「無為」的概念是老子逆向思維的一個範例。在《老子》書中,「無為」這個特殊用詞幾乎都是針對統治者而發的。老子期望掌握權勢的在位者不妄為、「弗獨為」(《鶡冠子.道端》,要「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其後莊子學派更將老子告誡統治者勿專權、毋濫權的「無為」理念,延伸為放任思想和不干涉主義。

老子說「無為」,又提出「為無為」(三章)。像「為無為」這類正反結合的語詞所蘊含的深意,屢見於《老》書,如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十章、五十一章)英國的羅素 (Bertrand Russell) 就很欣賞老子這些話,認為人類有兩種意志:創造的意志和佔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發揮創造的動力而收斂佔有的衝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正是這層意思。老子還說「為而不爭」(八十一章),也與「為無為」同義,要治理階層以服務大眾(「為人」「與人」)為志,而不與民爭權奪利。

道法自然

人們一提起老子,就會想到他自然無為的主張。簡言之,這主張就是聽任事物自然發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觀念,乃是「自己如此」的意思,不是指具體存在的自然界(天地),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種情狀。《老子》二十五章有這樣一段重要的話: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裡的引文分兩段來討論,前段是在提升人的地位,後段則在申說「道法自然」的意涵。老子把人列為「四大」之一,如此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這在古代思想史上是首次出現。

老子說:「死而不亡者壽。」(三十三章)這當指人的思想生命與精神生命之傳承延續而言。老子將人的地位如此高揚,為歷代道家所承繼,莊子對生命境界尤多發揮。老子在提升人的地位之後,接著講人之所以為貴,在於他能法天地之道,使他成為一個不斷把外界存在的特性內化為自己本質的過程。

人能成為四大之一,在於他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拓展自己,他能從外在環境中吸取經驗知識以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老子謂人法天地,便是意指人效法天地之清寧,效法天地之高遠厚重,進而效法道的自然性。

道的一個重要特性便是自然性。所謂「道法自然」,正是河上公注所說的「道性自然」,即謂「道」以它自己的狀態為依據,而道性自然即是彰顯道的自發性、自為性。所謂人法道的自然性,實即發揮人內在本有的自主性、自由性。

道性自然以及人從道那裡獲得自身的自然性,這學說有它特殊的意義:道也者,自由國度。人法其自性,則人處於自由自在的精神樂園。

柔弱勝剛強

《呂氏春秋》論及諸子學說特點時,強調「老聃貴柔」(《不二》)。「柔弱」是「無為」的一種表述。老子之所以宣導柔弱的作用,是鑒於人類行為自是、自專而失之剛暴,權勢階層尤然。

老子生當亂世,他一方面從人性的正面處去提升人的精神層次,另方面從人性的負面處去洞察社會動亂的根源。人類所以勝出別的動物,在於他能從學習中累積經驗以改善自身,並協合同群改造環境。但人類也比其他動物更為狡詐,更多心機;別種動物不知設計同類、不會陷害同類,更沒有本事發明器械去獵殺異類。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說:「人類是病得很深的一種動物。」一旦主政者權力運用不當,就會發動侵略戰爭而導致大規模殺戮。這正是老子「無為」學說諄諄告誡主政者不可攬權、濫權的用心;也正是老子諄諄告示主政者要「不爭」、「柔弱」、處下、謙虛為懷的用意。

老子喜歡用水來比喻理想的統治者表現出柔弱不爭及處下的美德
老子喜歡用水來比喻理想的統治者表現出柔弱不爭及處下的美德: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八章)

「大邦者下流,……大者宜為下。」(六十一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六十六章)

這些話雖然出自老子對他所處那個時代的感發,但更像是說給歷代那些「權力傲慢」的霸主聽的。

老子對窮兵黷武者不斷發出警告:「天兵者,不祥之器,……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三十一章)「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老子的貴柔之道,無論用在治身或治國,都有益人群。老子所說的「柔弱」,並不是軟弱不舉,而是含有柔韌堅忍的意味,不失為東方智慧所發出的人間天籟之音。

※ 本文為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之文摘,摘自陳, 鼓應., & 李 耳. (2022).  老子導讀及譯註. pp.21-30。

臺灣商務印書館在臺灣創立滿七十年,仍秉持傳承與創新精神,不僅致力發揚經典古籍,亦陸續推出新系列叢書發展多元出版方向。希冀在原有典範風貌下,孕育文史哲專門書店基地,更致力出版好書,成為知識的寶庫。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