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對本書產生興趣的原因實是與摩托車有關。相信讀者們都能想像,在地狹人稠的土地生活,台灣大部分學生和上班族可說和機車是綁在一起的,但機車會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只是因交通上的理由,而是在某些因緣巧合底下體會到了本書作者所闡述的,透過摩托車呈現的世界。
在《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以下簡稱《禪摩》)中,作者波西格(Robert M. Pirsig)替開車和騎車的差異提供了非常好的比喻:開車看風景,人類只能是被動觀察者。當你被包在名為「車」的密室內,風景飄過眼前,就如同電視節目只讓人覺得無聊。在騎車時,騎士是不受「框架」牽制的。你沉浸在環境之中,進入並成為節目的一部分,隨時都可以在路邊停留,經驗這一整片天地。
忘記是哪一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在省道路上看到並列盛開的梅花,一股體悟於心中滋長,妙不可言,對浸淫在抽象理論的我而言是一大衝擊,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跟世界互動的能力越來越薄弱。沒有辦法仔細感受環境細微的變化,只把移動當成是手段,忽略了移動本身也可以是目的之一。還請讀者先帶著這份體認,一起來認識本書。
讓我們先簡單談談作者吧。波西格在 9 歲智商鑑定為 170,15 歲便跳級進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因質疑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導致精神異常,退學後在韓國從事軍事服務,重新就讀大學時轉向哲學尋求出口。他致力發展的理論是對人類對科技反動的回應,是充滿二元對立世界的整合,是一套試圖以質素 (quality) 重新架構人類和世界關係的哲學理論。接著他瘋了,第一個他死在過於「超前佈署」底下。質素理論過於前衛(或者說是武斷?)不被學院和同儕理解,加上精神疾病的壓力下他開始展現了各種異常行為,前後歷經了兩年慘無人道的電擊療法,帶著殘破靈魂回歸社會。
《禪摩》是「重生」的波西格將理論和人生經歷轉化成故事的嘗試,他將死去的第一個自己化身為斐卓斯,以回憶的方式出現在夏托克瓦營 (Chautauqua),隨著閱讀可以感受斐卓斯對學院體制的不滿,可以看見他人對斐卓斯才華的畏懼,甚至可以聽見他對世界的憤恨不平。與之相對的,是波西格和克里斯父子的摩托車之旅,在旅程中讀者將跟隨他們前往蒙大拿洲。體驗偏散文的風格夾帶哲學歷史的梳理一度會讓人以為是另一個版本的喬斯坦.賈德,而這樣的猜想在第一部的結尾處被推翻,故事風格即將從《蘇菲的世界》變成《一個都不留》。
從故事結構去分析,可以簡單將內容拆成上述的兩個部分(代表現在的波希格和代表過去的斐卓斯),兩者以各自的時間線在段落間交錯,可參考以下表格:
|
現在 |
回憶 |
第一部 |
啟程前往蒙大拿洲 |
斐卓斯出現在夢境 |
第二部 |
薩澤蘭夫婦的離去 |
斐卓斯形象逐漸鮮明 |
第三部 |
與克里斯的衝突 |
斐卓斯的質素理論 |
第四部 |
克里斯發現真相 |
斐卓斯的離去 |
然而僅止於此是不夠的,在書中的兩部分切開來看只會顯得斷裂。如果讀者更仔細比較,會發現波西格自從旅程只剩下他和兒子後,斐卓斯的篇幅越來越多,對於現在甚至僅以兩三行簡短的語言馬虎交代,如此寫作方式僅從表面來看分配極度不均。但別忘了,這趟旅行中的交通工具,在波西格和斐卓斯之間來去的,不正是摩托車嗎?從第一部的描述便可以知道波西格和克里斯之間並非無話不談,相反的兩者總是避免交談,甚至薩澤蘭夫婦也刻意避開某些議題,氣氛有時詭異莫名。在薩澤蘭夫妻離開後,斐卓斯的篇幅越來越多,這是否暗示波西格在摩托車行進時,波西格寧願沉浸在回憶中長篇大論,也不願面對正坐在後方的克里斯呢?為何克里斯和波希格關係演變至此,又將如何發展,一切都等待讀者挖掘了。
如果你想問如何定義《禪摩》這本書,我的回答:「不知道。」接著你又問:「這是一本哲學書嗎?」我會說:「是,但不只是。」換句話說,或許只有支離破碎的波西格才有辦法寫出如此不受風格拘束的邪典吧!
僅看中文書名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應該是本強行把摩托車如何維修和禪學扯上關係的書籍吧?然則細看原文全名,這其實是一本關於叩問價值的哲學著作,很可惜地不知出自何種原因,不管是早期翻譯的《萬里任禪遊》,或者目前忠於原味的譯名,出版社皆沒有把最後同時也是本書主旨的部分放在書名上,說不定不經意間就流失了許多對生活迷惘急於追求人生價值的讀者。這本書你可以用推理小說的角度閱讀斐卓斯的死亡之謎,也可以用哲學專書的角度品嘗質素的形上學,更可以用回憶錄的角度來體驗波西格的自我旅程,不管是以哪個方式。讀者所閱讀到的皆是作者埋藏在文字底下的智慧和感悟。
「那到底禪是什麼?既然書名是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禪在書中應該和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有關吧!?」針對你心中可能會有如此疑問,建議讀者可以從這個方向出發:「禪」在書中並非以學問或者是理論的方式出現,反而更接近一種態度、一種用心觀看環境的實踐。在書中,波西格從摩托車維修來區分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一板一眼的修車指南在一般人眼裡如此乏味無趣,和美感經驗扯不上一丁點關係,但波西格認為,當以精密機械的方式去看維修,公正秩序為何不能是一種美的體現呢?試想,我們是否早被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蒙蔽,總是以一種方式評價看見的事物,對不熟悉或者沒興趣的事物急於下判斷,也不願意多花些時間去對話和理解?從這點衍伸,也許波西格想說的是:禪不在,但禪無所不在,更進一步猜測,「質素」便是他所謂能夠被感覺,卻無法用言語捕捉或定義的禪。
回顧西方歷史,理性被柏拉圖大力讚頌後,從此走向了一條用理性邏輯鋪陳的康莊大道,而神話在科學化過程逐漸被拋棄、消失,以幽靈之姿在人類文化中遊蕩並苟延殘喘。不可否認,我們生活中的確需要幽靈的安慰,但想更進一步接觸時,它卻如伊人在水一方。波西格的書寫背後呈現了大時代底下人類對於價值的迷惘和虛無飄渺的追尋,即便經歷 45 年的發展,裡頭呈現的各種觀點也完全契合現代人的需要,讓讀者仔細思索商業當道和消費至上的社會,人類到底該往何處去。
或許就如波西格所說,我們在生活中早已學會如何視而不見:一昧的朝著被設定好的真理前進,卻沒有發現真理其實就藏在前進的道路上,所需要的便是用心理解。就跟質素一樣。
最後,就讓我以一段神秘訊息做為結尾吧。此段文字對波西格而言意義非凡,如果你因書評感到好奇,還請購買並閱讀本書,看完作者的歷程以後必有體會:
ooolo99ikl;I., pyknulmmmmmmmmmm 111